-
新一届考研大幕开启!考研后再准备留学还来得及吗?热门地区升学攻略全解析!
2024考研大幕已经拉开!
考研or留学,一直是不少同学们关注的话题!
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人到12月才刚开始考虑留学。
那正常学生一般都是入学前一年开始准备,比如你要申24fall入学,那么最好的时间是23年七八月份暑假开始准备。英语薄弱的同学,还要提前去学语言。
所以一些刚开始准备的朋友的担心,“我现在开始是不是晚了?”
首先,你要做的就是摒弃一切内耗。你纠结的时候又有一大批人启程了。你不开始怎么会有结果呢?
其次,现在开始准备申请一点也不晚,且往下看:
现在开始准备申请
正在准备申请的学生通常可以在12月底或1月初递交申请。
在此期间,申请选项仍然非常丰富。尽管一些学校会有一些提前满额的专业,不过影响不大,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专业。
这批学生通常会在2月份开始收到offer。语言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报名参加语言班,不用担心语言班满额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宿舍房源供应还是很充足的,相对更容易找到满意的住宿环境。
在这段时间申请可以完美避免与考研大军中的学霸遭遇,总的来说,现阶段申请有很多好处。
考研后再开始准备申请
12月底研究生考试结束后开始准备,1月底或2月初提交申请。
虽然此时大部分学校仍在开放申请,但专业的选择会少很多,各个学校专业截止招生的情况也会陆续出现。各专业突然满额而截止申请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各种不确定性开始出现。
这类学生通常会在三月份左右拿到offer。虽然在这个阶段也可以申请语言班,但热门大学专业的位置往往就很少了,需要抢名额。
在此期间,转向留学申请的研究生人数会大幅增加,各种高均分的学霸也会开始递交申请。由于很多大学采取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将导致整体申请难度提高,热门院校专业的申请竞争将更加激烈。
出分后开始准备申请
如果在2、3月考研结果公布后开始准备,那么一般将在3、4月递交申请。
在此期间,可以申请的学校范围将进一步受到限制。许多学校的热门专业已经关闭申请通道,往往只有一些少数冷门专业还有足够的名额。
通常需要4月到5月才能拿到Offer。在此期间,各学校的语言班已陆续完成招生,热门学校的专业语言班往往满员。语言基础差的学生只能努力考到学位课要求,最终无法入学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在热门城市,宿舍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甚至很难找到房间。
这段时间基本上是申请尾声期,招生规模容易波动,各方面都会处更加被动。
那么,考研失败后,还能哪些国家/地区可以申请?最快多久能拿到offer?现在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得及!但是!要尽快弄清楚这3件事!
根据自身条件,尽快确定好留学目的地及专业方向
弄清楚还有哪些国家/地区的学校可以申请
是否能赶在2024年秋季入学
下面为大家介绍部分国家/地区考研后留学申请规划建议,供大家参考。
考研后留学申请规划
美国
美国研究生申请分为春季与秋季入学,春季招生人数和申请人数较秋季少很多,除了申请时间不同,其他差不多一样,比如申请材料、入学条件等。
美国大部分研究生项目的申请截止时间为12月~1月,也有部分学校会在次年3月才截止。
如果在12月底考研结束后申请,或许能赶得上!但如果等2月下旬成绩出来后再申请,次年秋季入学的希望就会很小。
升学途径一
直录美国大学研究生项目
要求:GPA 2.8-3.0起,需具备托福80+的语言水平,大多专业要求GMAT或GRE成绩;此升学途径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学术水平和语言能力。
开课时间:2024年秋季正课入读
升学途径二
美国大学桥梁及预科类项目(3-6个月)+研究生课程(1年)
快速入读,进入意向大学同时修读语言+学分课程
要求:GPA 2.3-3.0,需具备托福70+的语言水平,部分专业要求GMAT及GRE成绩;此升学途径要求学生具备中级学术水平和语言能力。
开课时间:2024年夏季/秋季预科入读
升学途径三
美国大学双录取语言课程(2-12个月)+研究生课程(1-1.5年)
快速入读,学术和语言门槛低
要求:GPA 2.0-2.5,可以无语言成绩录取,部分专业要求GMAT及GRE成绩;此升学途径要求学生具备初级学术水平和资金储备,可无语言(需要做英语内测)。
开课时间:2024年夏季/秋季语言入读
考研党们2月份会陆续收到结果,这个时候如果临时选择出国,走途径一的直录的话,很多大学2024年秋的录取名额已经快要见底,那么要想一次成功申请,拿到梦想中的offer,就需要准备申请最快2025年入读的项目。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院校项目,匹配个人爱好特长和专业方向,同时准备TOEFL/GRE/GMAT考试,是非常有挑战的,建议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逐个击破,完成申请。
而想要快速入读,且标化成绩、自身背景不太理想的同学,则可以考虑途径二和途径三,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缩短申请周期,减少时间成本,通过入读优质大学的语言课程和预科课程完成过渡,最终获得正式的研究生学位。同时,还能给自己缓冲的时间,更好地适应美国的学习模式和生活环境,增加未来成功就业或进入更高排名大学深造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考研后选择赴美留学,只要有心,没有不可能!美国的众多名校始终欢迎国际学生入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校园,一个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也可以让自己获得成长,拓宽视野,实现梦想!
英国
英国的研究生申请开放较早,有些学校的专业7-8月已经开通申请通道,一般9-10月所有大学的申请通道都会打开。
11-12月份大部分同学会拿到有条件的offer,有的学校可能会要求补充其余材料,或者进行笔试、面试。
因为英国是分批次开放申请,一般情况下有3-4轮,一直到23年的4、5月份,所以现在开始申请还来得及!
升学途径一
直接申请2024年秋季入学
英国的硕士申请在23年9月就开放了,截止目前某些热门的学校和专业已经关闭了申请,不少大学的商学院今年也都实行了分轮次审理。
但也有很多院校目前仍然可以提交申请,而且对于还没有参加过雅思考试的学生,大部分院校申请时可暂不提交雅思成绩,相当于给了你一段缓冲期。
适合学生群体:本科均分75%以上,英语水平以上较好的同学
研究生直录最低成绩要求:均分75%以上,雅思6.5(以各学校专业实际要求为准)
时间规划
2024年2月:准备留学的申请材料及递交申请【申请文书,如:个人陈述、推荐信2封、3年半(7个学期)完整成绩单、在读证明等】,同时还要学习雅思。
PS:从现在开始就有很多学校的热门专业开始陆陆续续地截止申请了,所以建议大家考完研后就尽早开始准备,不然会白白错过好学校的。
2024年2-4月:依照往年情况,在2月中旬基本上考研成绩就出来了,之后便是复试分数线的公布。如果同学们通过了分数线,就可以好好的准备面试,如果没有通过也别难过,你还可以等待英国大学发放录取通知书。
2024年4-5月:这个时候基本上留学申请和考研的最终结果都出来了,同学们就可以进行择优选择了。如果你倾向于海外留学,那就可以确定入读的英国院校,根据院校规定缴纳留位费,申请学校宿舍。
2024年6月:准备签证材料,进行面签培训。
2024年7-8月:递交签证申请。
2024年9-10月:行前准备,开始留学生活。
升学途径二
硕士预科
如果想在24年秋季就入学,但本科背景学校、均分和雅思成绩没有达到要求,那么硕士预科课程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预科课程为大多数留学生提供一个缓冲适应期。学习的内容不仅有学术英语、还有硕士专业的部分课程,以便之后可以更快地适应硕士课程的节奏。
硕士预科一年有多次入学,有些院校可提前3个月申请。当然如果希望申请到TOP院校的硕预,“先到先得”仍然是不变的真理,提前一年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适合学生群体
成绩比较一般的本科生
错过名校申请时间的学生
想转专业的学生,打牢新专业基础
大部分专科学生
雅思不够想直录研究生课程的本科生
硕士预科最低成绩要求
四年制本科均分70%以上
三年制大专均分75-80%以上
雅思5.5(以各学校专业实际要求为准)
加拿大
加拿大大学普遍分为春、夏、秋三个学期,每学期约4个月。9月开学的秋季学期入学人数最多,开设专业较全面。
一般来说,春季入学的申请截止日期为头年的9月,秋季入学的申请截止日期为当年的1月。
和英国一样,考研初试后再申请留学要尽早递交申请。
升学途径一
直接申请2024年秋季入学
加拿大硕士申请一般在每年9月开放申请,目前除了教育学名校已经截止外,不少专业还在正常开放申请中,部分专业最晚可以到6月1日。如果学生已经有6.5以上的雅思成绩(如果想冲名校的建议至少7.0),可以考虑直接申请2024年秋季直录入学。如果暂不能提供语言标化成绩,也有少部分学校提供双录取,学生可以在2024年9月先入读语言然后再进入专业课。
适合学生群体:四年制本科均分80%以上,英语水平中等偏上
研究生直录最低成绩要求
均分80以上
雅思6.5(单项6.0),部分专业7.0(单项6.0)
部分商科专业要求GMAT,部分理工科专业需要GRE
(成绩要求仅供参考,各学校和专业不同)
时间规划
2024年2月:准备留学申请材料及雅思成绩,并尽快递交申请【申请文书,如:个人陈述、推荐信2封、3年半(7个学期)完整成绩单、在读证明等】。商科专业需提供GMAT,部分理工科专业需提供GRE
PS:建议最晚2月份进入材料准备状态。部分专业每年只有1次开学,错过需再等一年。
2024年2-4月:每年考研成绩大概会在此时发布,之后便是复试分数线的公布。这个时间点可以同时等待国内考研成绩,准备下一步面试以及等待加拿大录取以备不时之需。
2024年4-5月:这个时间点基本加拿大offer和考研的最终结果都已经公布,同学们就可以按最终计划进行择优选择。如果你最终决定入读加拿大院校,那么就可以根据院校要求缴纳留位费,同时准备签证材料了。
2024年6月:尽早递交签证。加拿大签证审核高峰期是6-8月,各位同学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给使馆在高峰期审核签证资料。
2024年7-8月:行前准备,开始留学生活。
2024年9月:开学
升学途径二
硕士双录/预科
如果想在24年秋季就可以入学,但雅思/GMAT/GRE都来不及准备,那么硕士预科课程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预科课程为大多数留学生提供一个缓冲适应期。学习内容不仅有学术英语,还包含了如何适应加拿大硕士学习的学术技巧和各项准备,以便学生可以更平缓的过度加拿大硕士的学习(注意:完成硕士预科需要结合国内大学的成绩一起再提交申请到研究生院审核)。
适合学生群体:错过硕士申请时间但又没有时间准备语言/GMAT/GRE等
硕士预科最低成绩要求:四年制本科均分75%以上;雅思5.5(成绩要求仅供参考,各学校和专业不同)
时间规划
2024年2月:直接准备留学申请材料及递交申请【申请材料:3年半(7个学期)完整成绩单、在读证明等】
2024年2-4月:每年考研成绩大概会在此时发布,之后便是复试分数线的公布。这个时间点可以同时等待国内考研成绩,准备下一步面试以及等待加拿大的预科录取以备不时之需。拿到offer后可以确定是否入读加拿大院校,再根据院校规定缴纳留位费,同时准备签证材料。
2024年5-6月:尽早递交签证。加拿大签证审核高峰期是6-8月,各位同学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给使馆在高峰期审核签证资料。
2024年7-8月:行前准备,开始留学生活。
2024年9月:开学
升学途径三
研究生文凭课程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联邦有快速移民通道,每个省也有不同的优惠政策。有移民需求的大部分学生其实都不希望花太多时间读书就能快速获得工作签证并申请移民,这时候研究生文凭的留学方案就十分适合了。(注意,研究生文凭不是学位,主要面向未来在加拿大就业移民的学生群体。)
适合学生群体:对希望未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就业移民的学生
研究生文凭最低成绩要求:三年制大专或者本科毕业均分75%以上;大部分提供研究生文凭的学院均无语言双录取
时间规划
2024年2月:直接准备留学申请材料及递交申请【申请材料:3年半(7个学期)完整成绩单、在读证明等】
2024年2-4月:每年考研成绩大概会在此时发布,之后便是复试分数线的公布。这个时间点可以同时等待国内考研成绩,准备下一步面试以及等待加拿大的录取以备不时之需。拿到offer后可以确定是否入读加拿大院校,再根据院校规定缴纳留位费,同时准备签证材料。
2024年5-6月:尽早递交签证。加拿大签证审核高峰期是6-8月,各位同学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给使馆在高峰期审核签证资料。
2024年7-8月:行前准备,开始留学生活。
2024年9月:开学
升学途径四
本科第二学位
加拿大硕士一般都是基于本科基础上的一个升级学习,所以一般不接受转专业申请(商科/教育除外)。如果同学们对目前在读专业已经掌握同时希望多学习一门其他专业的,可以前往加拿大选择第二学位专业,需要进修时长一般会结合国内已修过的学分结转情况来评估。对于未来竞争的白热化,多学习一门技术会更好的增加就业竞争力。
第二学位最低成绩要求
三年制大专或者本科毕业均分75%以上
雅思6.5(单项6.0)
(部分学校提供双录取)
时间规划
2024年2月:直接准备留学申请材料及递交申请【申请材料:3年半(7个学期)完整成绩单、在读证明等】
2024年2-4月:每年考研成绩大概会在此时发布,之后便是复试分数线的公布。这个时间点可以同时等待国内考研成绩,准备下一步面试以及等待加拿大的录取以备不时之需。拿到offer后可以确定是否入读加拿大院校,再根据院校规定缴纳留位费,同时准备签证材料.
2024年5-6月:尽早递交签证。加拿大签证审核高峰期是6-8月,各位同学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给使馆在高峰期审核签证资料。
2024年7-8月:行前准备,开始留学生活。
2024年9月:开学
推荐院校:大部分大学都可以接受转学分本科申请,根据所选专业不同,可申请的院校不同。
澳大利亚
澳洲大学一般1年有两次开学,3月和7月开学。一般来说3月的招生人数大于7月开学招生人数。
在每年的7月、8月、9月、10月和11月陆续开放申请通道,澳洲高校接受申请的原则是先到先得,每个学校的招生名额都是有限的,一旦名额招满,即使申请人成绩再好,也会拒绝申请。
所以考完研后,可以申请澳洲7月入学的专业。
申请要求:申请时需要大学本科学术成绩、语言成绩。部分专业要求作品集、实习证明、面试等。另外澳洲大学多个专业可无背景申请,给转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24年9月入学申请截止时间为1月至5月,考研不如意的同学仍可以申请港校。很多同学可能会担心没有雅思成绩不可以申请港校,之前有很多案例是没有雅思成绩却获得学校推研后补交雅思的学生,所以建议不管有没有语言成绩都可以先提交申请,因为港校申请是先到先得。
申请要求:雅思6.0/托福79/CET 6,450或以上(不同学校和专业要求有区别),建议大学平均分80以上,申请MBA或者少数商科需要要求提供GMAT成绩。
中国澳门
澳门院校24年9月入学的申请截止时间在3月,考研不理想的同学完全可以考虑申请澳门地区的高校。特别是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对于已经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并过国家A区线的同学,直接豁免笔试,通过面试即可拿到offer。另外很多同学可能会担心没有英语成绩不能申请澳门地区的高校,其实除了澳门大学和澳门旅游学院由于是全英文授课,需要有至少雅思6.0/托福80/六级430的成绩以外,其余的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和今年刚刚被中国教育部承认的澳门圣若瑟大学均不需要提交英文成绩,这对考研后,没有时间准备英语考试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申请要求:除澳门大学和澳门旅游学院要求雅思6.0/托福80/CET6-430以外,其余学校均无英语要求。建议大学平均分75以上。
新加坡
申请要求:在读成绩GPA 3.0以上。大四或毕业生,雅思6.5或托福100分。本地知名公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目前仍然可以申请24年8月入学,部分专业最迟可以3月完成申请。可以先提交申请,获取面试机会。其他院校例如: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分校等均可以直接申请入读语言课程,再进入专业课。对于目前还没有雅思成绩同学,也可考虑申请新加坡公立大学24年春季或秋季研究生。
马来西亚
申请要求:在读成绩GPA 3.0以上,最低接受均分75分以上。大四或毕业生,雅思6分或托福83分。
本地知名公立大学申请2024年9-10月入学,通常在5-6月初截止申请。对于语言尚未到达要求的学生,也可以先提交申请,获取面试机会,后补交雅思成绩。如果短时间无法达到入学要求的语言成绩,也可以申请学校开设的英文课程,先读英文后再申请下一个入学季的专业课。私立学校相对更灵活,无论开学时间还是课程含金量,同样适合中国学生选择。
-
香港读书,深圳睡,落户上海境外学习时间这样计算
按现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上海政策,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学习的学生也可作为留学生身份申请上海落户。
香港传统的八大院校均入围了留学生申办上海户口政策中的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名单,其中港大、港科大、港中文为世界前50高校,毕业生来沪工作后可直接申报上海落户。
香港大学 (前50)
香港科技大学(前50)
香港中文大学(前50)
香港理工大学(前51-100)
香港城市大学(前51-100)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教育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岭南大学
香港演艺学院
按现行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规定,留学人员本科需在国(境)外境外累计学习时间不少于720天,硕士需在国(境)外境外累计学习时间不少于180天。
考虑到香港较为昂贵的租房成本及现在便捷的港深两地通行,部分内地在港读硕的学生选择居住在深圳,而早起前往香港读书,晚上则回深圳。那这个学习时间如何计算?
按目前实际办理规定来看,在学习期间内有当天出入境记录的可算作在境外学习时间,累计达到180天即可。上海人社部门官方也明确了按这种方式计算的学习时间。
来源:上海市人社局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中对于部分香港在内地合作开设的大学毕业生并不认定为留学生身份,目前港澳在内地已建成并招生的大学有三所: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以上三所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不能按留学生身份申办上海户口,因此大家如果今后有落户上海计划的在选择就读学校时要注意选择。
近年来,香港升学备受追捧,尤其是香港读研,而香港八大作为世界著名的高校,也一直是很多学子的梦校。但在申请这些梦校时,很多学生却频频碰壁。
其实,香港八大在录取学生时,都各有各的录取偏好,为了让更多学子能在申请上顺利通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香港八大的录取规律。
香港大学
2024年QS世界排名第26位
一般申请要求
拥有学士学位或受认可的同等学历
雅思6.5+或托福80
部分专业要求有对口的工作经验或GMAT成绩
本科985/211均分83+、本科双非均分88+;绩点3.5+
录取偏好
商科:985/211背景的学生优先!很少录取双非学生
社科/理工科:双非可以考虑申请,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双非敲门砖:个人能力强,高GRE/GMAT
录取四大门槛: 院系背景、GPA、申请文书、实践经验
香港中文大学
2024年QS世界排名第47位
一般申请要求
拥有学士学位或受认可的同等学历
雅思6.5+或托福79
部分专业要求有对口的实习/竞赛经验
录取偏好
港前三中、接受双非学生最多的院校
成绩和软背景优秀的话,双非学生是有机会录取,985/211申请更加有优势
录取最低门槛: GPA不低于85
香港科技大学
2024年QS世界排名第60位
一般申请要求
拥有学士学位或受认可的同等学历
雅思6.5或托福80
本科985/211均分80+、本科双非均分87+
录取偏好
偏爱海本/985/211背景的学生,近年双非背景录取较少
着重GPA,均分够高双非也能申请商科,大部分商科专业需要面试,目前视频面试或者电话面试的形式较多
理工科更偏爱985/211背景学生,均分80+,语言成绩高对录取有帮助
大多录取者有3-4段实践经历
香港城市大学
2024年QS世界排名第70位
一般申请要求
雅思6.5/托福79/英语六级450+
本科985/211均分80+、本科双非均分84+
录取偏好
可以用英语六级代替雅思/托福申请,要求450分以上
不卡本科背景,但依旧偏爱985/211/海本
工作经验可以弥补学术背景
申请商科,需有GPA3.3才有优势
香港理工大学
2024年QS世界排名第65位
一般申请要求
雅思6.0或托福80
本科985/211均分82+、本科双非均分85+,绩点3.2+
两段专业对口的实习/竞赛
录取偏好
双非背景GPA30可以申请
商科更爱985/211
雅思成绩相对较低要求6-6.5即可
理工科比港城市申请难度更大
香港浸会大学
2024年QS世界排名第295位
一般申请要求
拥有学士学位或受认可的同等学历
雅思6.5或托福79
985/211均分79+;本科双非均分82+
部分专业接受六级成绩申请,要求450+
录取偏好
985/211的备胎,内地生源主要就是双非学生
大多数专业不卡院校背景,均分80有机会被录取
传媒专业亚洲第一,申请难度堪比港前三
香港岭南大学
2024年QS世界排名第641-650位
一般申请要求
拥有学士学位或受认可的同等学历
雅思6.5或托福79
本科985/211建议均分78+,双非均分80+
录取偏好
对双非超级友好,放心申请
GPA和语言要求达标基本就可以申到,GPA80+,雅思65+
软背景可以弥补院校背景和成绩
香港教育大学
全球教育类学科第21名
一般申请要求
拥有学士学位或受认可的同等学历
雅思6.0或托福80
本科985/211建议均分78+,双非均分80+
部分专业接受六级成绩申请,要求450+
录取偏好
教育类专业很少接受跨专业申请,有工作经验的会额外考虑
教育专业申请难度很高,但是专业方向很全,世界排名靠前
更偏爱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者
教育管理/咨询不接受应届生,高等教育偏爱海本学生
-
报名人数一个升一个降!面对“要么考研要么考公”的选择,出路何在?
2024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报录比也有所增长。
共有261.3万考生完成报名确认,225.2万人实际参与考试。与去年的142.2万相比,今年的参考率高达86.2%,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纪录。
在2020-2024年期间,国考的招录人数逐步增长,从约2.41万人增至3.96万人,但依然难以满足广泛的报考需求。本次考试的参加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57:1。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截至报名截止日期,前十个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达到了超过1700:1的比例,其中最热门的职位更是达到了3572:1的报录比。
与此相对比,教育部最新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同比下滑8%,这也是2015年以来的首次报考人数下滑……
与往年相比,考公人数增加了,考研人数却下降了
有网友戏称:“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考研不如直接考公考编。”
考研人数今年骤降,专家们不禁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回归理性了。但其实理性选择的背后,往往是对种种现实的感知。
推免比例不断上升
近年来,推免比例不断提高的消息频频惹人关注。这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方向之一,主要目的是提高生源质量。此外,不同类型考生之间的边界也越来越清晰,推免生与统考生之间似乎无形中出现了一道楚河汉界,“学术”与“职业”分立两边。
图源:人民网
可这对于苦苦备战的考研人来说,可并非好消息。保研的名额越多,留给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得到双一流高校仅存的上岸席位难度越来越高。不断增加的保研人的涌入,加重了考研人的焦虑。
就业难把学生逼上考研“独木桥”
考研,是大多数学生的唯一选择。一方面,部分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希望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在学术领域进行发展。另一方面,招聘单位对毕业生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部分考生的“规避就业”心态因“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而加剧,最终选择考研。
中国教育在线《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近年来,不断暴增的毕业生,让大学生就业成为万军过独木桥。当研究生学历成为筛选简历时的“入场券”时,考研“理所应当”成为了最新的“门槛”。然而不得不走的独木桥,却越来越窄。
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2023年,硕士入学的毕业生们,发现就业甚至不如三年前。本科毕业的同学已经稳定工作两三年,而自己还在辛苦求面试;曾经看不上的工作单位,如今连面试门槛都够不到……
研招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
部分学生发现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未必会比本科毕业的同学要好,当年的选择与机会可能比今天更多,在综合考虑性价比之后,考研不再成为最优选择。
弃考人数居高不下
每年从备考初期甚至到考场上,弃考现象都会轮番上演。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统考报考人数为17506人,弃考率约36%;报考上海交大在本考点考试的8744名全国考生中,弃考率近30%。
图源:院校官网
那么,大家为什么选择弃考?原因是复杂的。有的同学工作没有把握,当遇到更好机会时立刻放弃考研;有的同学是“跟风”报考,进入考场后意识到自己准备不足于是临阵退缩;有的同学准备充分,但进入考场后遇到种种意外手足无措,只好提前结束;而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和不断变化的考试内容,更是难上加难;更有人认为,即使考研,三年后未必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索性弃考……
但是,“弃考”并非知难而退。降低精神内耗、减少时间成本、明确自身定位、果断转换赛道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与其“无用功”,不如尽快转弯。
但除了考研、考公、考编以及国有企业招聘这些“体制内”机会外,大学毕业生有其他更好的机会吗?
面对如此情况,也有很多人选择国外留学进而走向选调之路也是大有人在。
与考研相比,留学有哪些优势劣势呢?
考研VS留学
考研
优势
对于考试情况了解,资源比较多,有安全感。
学制时间长,有2-3年的时间,压力小,可以边学习边实习。
研究生学历和专业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劣势
考试压力大,985、211名校名额少,不确定因素太多。
时间长,实习过程中有好的工作机会不能够直接签三方协议。
导师带的学生多,不确定资源能否把握住。
偏应试教育,不管以后是否读博,都需要做学术,课程并不适用
留学
优势
名校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各个国家和院校申请要求不同,规划合理,录取有保证。
学制普遍比国内短,研究生1~2年即可毕业,时间成本低,回馈性价比高。课程偏实操注重实践,应届留学生的人才竞争力比国内应届生更高,毕业后回国比较容易找工作。
出国生活开阔眼界,很多事情开始需要自己去处理,无形中也锻炼了自己独立生活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
劣势
距离比较远。
花费比国内多。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
不管你是函授/成教/自考等非全日制学历的学生,还是大专/本科/硕士等全日制学历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出国留学。
-
美国大学公布2024早申数据,人数暴增82%?申请破局策略看这里!
今年留学申请的火爆,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从Common App最新的美本早申数据来看,截至11月1日之前提交的申请数量急剧增加。实际上,提交美本早申的新生多达836,679人,而美国大学的总申请量更是突破了335万份。与疫情前的申请季相比,这分别是暴涨了41%和65%。
尽管由于存在重复注册或注册后放弃申请的情况,每年实际提交美本申请的人数可能低于注册人数,但总体而言,同学们对申请美国大学的热情依然只增不减!
左图提交美本申请人数,右图申请美国大学总量
此外,每位申请者的平均美国大学申请数量从2020年秋季的3.42所增加到今年的4.01所,涨幅达到了17%。
这一增长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如今“一人申多校”成为主流趋势;另一方面,今年是最高法院推翻平权法案后的首个申请季,大学招生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学生们纷纷增加了申请的学校数量,以把握早申的优势。
国际申请人数暴增87%
2022-2023申请季提交早申的学生中,不论是美国本土学生还是国际生,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美国本土学生的申请数量达到了惊人的759,640人,相较于2020年秋季上涨了38%;而提交申请的国际生更是激增至77,039人,较2020年秋季猛增了87%。
在国际生申请池中,中国申请人数量虽然略有下滑,但仍是主要力量,今年减少至12,124人;与此同时,印度申请人数持续上涨,达到了9,471人,成为美国大学吸引的第二大海外生源地。
另外,CA网申系统还公布了美国本土的少数族裔和第一代大学生的申请数据,分别涨至559,501人和224,329人。
而恰好就在这两天,耶鲁、弗吉尼亚、佐治亚等美国顶尖院校,都放出了新一轮的早申数据,战况那是相当激烈。
耶鲁大学
这个申请季,共有7,866人参与了耶鲁大学的早申,这个申请人数位列耶鲁早申历史上第二。
而至于早申录取率如何,相信大家都心里有数。
去年的早申录取率降至10%,今年也会在这附近徘徊。以下为过去6年耶鲁大学的早申数据变化,大家可以参考:
弗吉尼亚大学
11月底,弗吉尼亚的校报就发布消息,表示2024 Fall的早申人数又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EA和ED共收到42,093份申请,比去年上涨3.4%。
同时,校方也表示,在过去的2个申请季里,申请人数都是持续上涨,而录取率却在逐年降低。
而且,为了保护州内学生的录取名额,还会将2/3的Offer发给州内学生。
所以,今年无论是EA、ED、RD,弗吉尼亚的申请都必然会更加困难。
佐治亚大学
佐治亚大学高级校董David Graves在学校博客中,发布了最新的EA申请数据。
今年申请季的佐治亚大学的EA申请为26,830人,比去年增长3%。
另外,校方还透露一个重要信息。
计划2024年秋季招收6,200名新生,其中州内学生将占比80%,州外和国际生只占比20%。
这意味着,州外学生和国际生将去争夺那1240个名额,13个留学生中可能只有1位中国学生能成功上岸!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康奈尔大学
康奈尔大学倒是没有公布早申数据,但他公布了一个重磅噩耗:康奈尔将减少ED学生的录取比例!
康奈尔大学的早申比RD更容易录取,其实已经算是共识了。
以2027届为例:早申录取率为17.6%;RD录取率为5.70%;总录取率为7.9%,早申的录取率几乎是RD的3倍。
而今年,康奈尔的本科生招生特别工作组,提出“减少早申阶段录取学生”的建议,而且“在这个申请季已经被采纳”。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除了提高自身的实力外,越来越多申请者还会选择通过增加申请数量这一方式以追求更高的申请确定性。
并且,想收获更多心仪offer,除了增加申请数量之外,增加留学国家的选择——多国联申也是很多考生申请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大赢面常用的“战术”。
在竞争激烈的申请季大环境下,“不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策略不光适配单一目的地国家的申请者,同样也适配对于确定专业但不确定留学目的地的同学。
多国联申策略
追求更优质offer、想要申请更稳妥、打算申请非热门专业是申请者们选择多国联申的三大主要原因。
在联申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两点:
申请国家不要太多,2-3个为宜,像高考填报志愿一样采用主申+保底志愿结合的方式会更合理;
明确联申目的地/院校申请时间线,充分利用好时间线的时间差或趋同性为自己争取多申请机会。
那么,如何在申请季巧妙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联申CP组合?赶紧来对号入座,看看你更中意哪个。
多国联申人气组合
如果你也想选多国别联申,建议可以先参考下这些“标准”
学制相似
申请材料基本相同
地理位置接近
申请时间线大致重合
英美联申
要先说一句选择英美联申的同学,大家都是有学霸潜质的!
英美院校申请材料差别大,英国院校更看重学生的院校背景+均分,美国院校则更倾向于综合素质强的申请者。
选择英美联申的同学,不仅要努力提升均分,还要加强科研竞赛等实践经历。两个国家院校对文书的偏好也不同,需要分开准备。
在各类联申方案中,英美联申算的上是难度比较高的,但优势很明显,这两个国家的大学排名都非常靠前,科研实力在全球教育界也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回国发展还是留在当地认可度都非常高。
美加联申
目标是北美院校的同学选择美加联申比较多,和英爱联申相似,这两个国家的申请材料,学制等也是高度相似的。
以研究生为例,美加都是申请制,和英澳稍有区别的是,美加院校更多的认可托福成绩,科研实习等软背景在申请中有很大影响力。
选择美加的同学可能需要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文书的打磨和软背景提升上。
英港连申
英港联申是比较常见的选择,部分同学还会在加上新加坡三联申。
大部分学制基本都是一年,主要开学季为9月,申请材料主要是学术+文书,如果申请的专业相同/类似,申请材料是可以一起准备。
虽然香港(中国)院校申请开放时间多为10月初-11月初,而且需要申请的时候一同递交语言成绩,但可以先递交英国/新加坡,等语言成绩合格后再递交香港,可以同时满足其余两个国家的语言要求。
这两年香港申请难度逐年递增,选择英港或英港新联申更有保障。
英澳联申
英澳联申也是很多同学的首选,这两个国家有非常高的互补性。
虽然澳洲的开学时间比英国早两个月,英国是9月,澳洲S2学期开学时间为7月,但申请时间线基本是重合的,大约4-8周能拿到申请结果,后续能在同一件时间段对比两个国家的offer。
澳洲每年有两个开学季,每年2月和7月,如果英澳联申赶不上当年9月入学,还可以选择次年2月入读澳洲大学课程,不用再等一年,GAP时间更短。
英爱联申
这两年有不少同学开始选择英国+爱尔兰的申请方案。
这两个国家申请材料、时间线、学制高度重合,而且地理位置相近,留学生准备起来会简单很多。
-
哈佛大学招生官:我们最讨厌这四类学生
总是有人要问哈佛、耶鲁等名校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你有没有想过:你费尽心思想要申请哈佛,却一不小心成了哈佛一定不会录取的人?或者其实你眼中的加分项是招生官眼中的减分项?
有人曾在美国著名问答网站Quora上问:“哈佛不看重学生的什么品质?” 而这竟然得到了哈佛招生面试官Arvin Chang的回答!
功利心
哈佛不招那些做事情功利心太强的学生。他们不希望看到学生仅仅是为了进哈佛,而去拿很多MOOC证书或参加很多课外课程。
这并不是说MOOC证书或课外课程不重要。参加像哈佛大学这样的学校开设的暑期课程,在这过程中你获得的知识、你积累的经验和你结交的朋友都是很有价值的,也是对你的人生有益的。
但是,哈佛寻找的是那些努力学习,并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的人。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是为了内心的动力而做事,而不仅仅是为了进名校。
哈佛招生官认为,外在的名利带来的激励是很短暂的,只有内在的驱动才能支撑你一生的成功。
无价值的课外活动
哈佛所看重的课外活动并不是你申请表上的一长串清单。他们认为应该做你真正感兴趣、有能力的事情,这样你就能比一般的学生取得更多的成就。
作为哈佛大学的面试官,Arvin说他只花几秒钟的时间看申请者的前三个课外活动。部分原因是你在一个小时内只能谈论这么多,部分原因是没有人能真正把所有事情做到高水平。
他们更想要看到的是,当你投入某件事时你能做到些什么。他们希望这种热情、投入,能够转化到你在大学和以后的生活中想做的事情中。
所以相比做过这些事而言,哈佛更看重的是做这些事的想法、目的,以及你做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在这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有多少。
没有主动性
哈佛大学在招生时会注重学生背景(性格、经历、兴趣等)的多元化,但有一个特质,是他们在所有学生身上寻找的,那就是主动性。
哈佛不录取那些没有任何主动性的学生。例如,他们不会花时间在网上搜索,做一些关于录取过程的基本研究,这样他们连申请要求、提交截止日期等基本细节都不知道。
哈佛招生官更青睐学生能在进入大学之前就表现出主动性,并成功地为自己创造机会,开辟了人生道路。
所以不管他们参加任何活动,数学/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辩论队、戏剧、写作、体育、新闻、音乐等等,他们有如此巨大的热情,以至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直到得到全国性的认可。
认为“上哈佛=成功”
上哈佛就等于成功?抱歉,哈佛大学不招那些认为哈佛是成功保障的人。
人们想去哈佛的原因,通常是:哈佛是一个伟大的事情经常发生的地方,是一个拥有众多独特人才的地方,是一个人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哈佛的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学术机会、职业机会、校友网络和亮眼的文凭。但是哈佛毕业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在被录取之前就已经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了。他们聚在一起,有更多的机会合作和学习,很多人在毕业后表现很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几乎没有来自美国顶尖学校的学生或校友认为,被顶级院校录取是他们人生成功的唯一原因。
这里的重点其实还是主观能动性。上哈佛大学并不能保障人生的成功。你需要用你在哈佛(或任何好大学)的时间,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
申请留学会耽误考研吗?
近日,2024 国内考研报名已截止,报考人数或将突破 500 万人!具体的考研时间也已确定,将于 2023 年 12 月 23 日至 24 日进行初试。
图源:教育部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真实大环境,先报告一批最新报考数据。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公布了24考研各专业的报考情况:
其中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教育管理(非全)、金融、公共管理非全、工程管理非全、金融、工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会计、诉讼法学、法律、教育学原理……报录比均大于5。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2024考研各专业共计报名18647人,具体专业报考人数学校还没有公布。
江苏海洋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今年总报考人数为2556人,较去年增长6.3%。
今年的计划招生人数为723名,去年实际录取人数为761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具体报考人数未知,但是预计报录比如下图:
其中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有:学科英语、学科思政,报录比均大于5,报录比较低的专业有: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报录比小于1。
沈阳药科大学
截止10月20日,各专业报考总人数为4635人,比去年增长了250多个人。
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有: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官方公众号整理了截止2023年10月19日统招报考人数,共计13696人,相比去年,减少了1400多个人。
23考研北航的报考人数为15164人,22考研报考人数为16148人,连续两年报考人数都有所下降。
其中今年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有电子信息、控制工程、计算机……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公布了24考研报录比情况,其中比较热门的专业有:新传、社会工作、法律、计算机……
据媒体报道,2020 、2021 和 2022 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 341 万人、377 万人和 457 万人,2023 年增至 474 万人。目前,2024 年的官方数据尚未公布,结合在校本科生人数、往届生考生情况和就业形势,预计将突破 500 万关口。
图源:钱江晚报
2024年全国考研的形势,依旧非常严峻!
近年,考研人数逐年增加,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考研录取名额几乎没有变化,部分院校专业甚至出现缩招。据2023年考研数据显示,录取率不超过20%,也就是说有300多万考生遗憾落榜。
综合上述所说!其实每个考生,所需要考虑都应该是如果真的没上岸该怎么办?
考研后再准备留学,来得及吗?
事实上根据你开始申请的时间段
情况会有很大的差別
我们可以将申请分为三个时间线
考研前、考研后、出分后
现在开始准备申请
正在准备申请的学生通常可以在12月底或1月初递交申请。
在此期间,基本所有英国大学都可以申请,选择仍然非常丰富。尽管一些学校,如布里斯托尔大学、南安普顿大学,会有一些提前满额的专业,不过影响不大,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专业。
这批学生通常会在2月份开始收到offer。学生宿舍房源供应还是很充足的,相对更容易找到满意的住宿环境。
在这段时间申请可以完美避免与考研大军中的学霸遭遇,英国大学的招生标准也不会有明显的提升。总的来说,现阶段申请有很多好处。
考研后再申请
12月底研究生考试结束后开始准备,1月底或2月初提交申请。
虽然此时大部分学校仍在开放申请,但专业的选择会少很多,各个学校专业截止招生的情况也会陆续出现。各专业突然满额而截至申请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各种不确定性开始出现。
这类学生通常会在三月份左右拿到offer。虽然在这个阶段也可以申请语言班,但热门大学专业的位置往往就很少了,需要抢名额。在格拉斯哥和布里斯托等热门城市,就没有那么多良好的宿舍房源了。
在此期间,转向留学申请的研究生人数会大幅增加,各种高均分的学霸也会开始递交申请。由于英国大学采取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将导致整体申请难度提高,热门院校专业的申请竞争将更加激烈。
出分后申请
如果在2、3月考研结果公布后开始准备,那么一般将在3、4月递交申请。
在此期间,可以申请的学校范国将进一步受到限制。许多学校的热门专业已经关闭申请通道,往往只有一些少数冷门专业还有足够的名额。
通常需要4月到5月才能拿到offer。在此期间,各学校的语言班已陆续完成招生,热门学校的专业语言班往往满员。语言基础差的学生只能努力考到学位课要求,最终无法入学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在热门城市,宿舍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甚至很难找到房间。
这段时间基本上是申请尾声期,很多专业都会进入最后阶段。招生规模容易波动,各方面都会处更加被动。
毕竟每年国内考研结束后,都会有很多家长和同学来咨询考研后的留学方案,因为可能考研结果不好,转而考虑留学!
并且还想赶9月入学。但其实从留学角度来说,真的太迟了!
英国院校基本10月开始申请,同样成绩同样背景的,采用“占位制”,先到先得。
国内考研结束也都12月底了,很多院校offer都下的差不多了!你这个时间再去决定走留学申请,对于自己申请完全没有优势。
所以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考研、留学两手抓!提前规划才是你弯道超车的最好机会!做好两手准备,不失为明智之举。
那么同样是升学,国内考研和国外申研有什么区别?各自的优势是什么?申请留学会耽误考研吗?
国内考研vs国外申研
国内外升读硕士研究生最大的区别是招生形式:中国研究生招生主要是考试制,考生需初试成绩“达标”才能获得面试资格。
国外的大学申请从每年的7、8、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6月份。
国内考研初试是在每年的12月份进行,复试是3月份,而获得录取结果是在同年年中。
两种升学途径备考的时间交织并行,即便是等待国内考研初试结果的这段时期,也是准备申研的黄金期。即便拿到国外院校offer,也不会影响国内考研噢!
具体可以见下面这张对比图
未来变化莫测,与其在国内单一选择,何不试试考研&留学双保险呢?
考研与留学的双准备策略其实是一种风险分散的智慧选择。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风险,提高上岸率
考研和留学的双准备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假如你的留学申请不成功,你仍然有考研的机会。反之亦然,如果你的考研成绩不理想,你也可以选择去国外深造。
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采取双准备策略意味着你将拥有更多的选择。这不仅限于考研所报考的那一所学校与专业,还包括了留学选择的申请的学校、专业,让你能够更有效地规划你的未来。
-
MIT发布2023年学生数据:中国留学生人数遥遥领先!
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最新的2023年学生数据。
本学年MIT共有11920名学生注册在读,包括本科生4576人,研究生7344人,此外还有一些非学历和交换生在读。
其中国际学生共3505人,包括国际本科生505人,国际研究生3000人。
本科生中,国际学生占比为11%;而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比高达41%,可见美国最顶尖理工大学的科研,还是非常倚重国际学生!
在所有国际学生中间,中国学生是人数最多的——
2023学年,MIT的各类在读中国大陆学生总人数为1023人,包括本科生68人,研究生760人,占国际学生总人数的29.19%,较去年有所上升(25.15%);依然是排名第二印度学生(346人)的3倍!中国学生对MIT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有非学位本科生5人,非学位研究生6人,交换访问学生184人。
中国研究生人数虽然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总人数仍维持在历史高位!无疑,中国是MIT最大的国际生来源地。
本科录取百里挑一,国际学生录取率2%
根据MIT招生办的网站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26914名学生申请MIT本科入学,录取1291人,总体录取率为4.8%。
其中在早申(Early Decision)阶段:共有11924人申请,录取685人,拒绝146人,7982人被defer到常规轮。这也可以发现,MIT在早申阶段很少发拒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被defer了。
在常规轮申请(Regular Decision)阶段:共有14990人申请,加上早申被defer的学生,实际上共有22882名学生进入本轮申请;最终录取574人,还有619人被放在wait list。??????
而最终wait list的学生有32人转正。
这里特别要指出,美国大学申请中美国学生和国际学生在不同的“池子”里,录取率有很大的悬殊,MIT的2023年的录取数据也证明了这一情况——
共有21025名美国公民/永久居民申请MIT,录取1171人,录取率为5.6%;
共有5889名国际学生申请MIT,录取120人,录取率仅为2.0%。
另外,MIT公布了这些被录取学生的标化考试成绩(下表为排名中间50%成绩),毫无疑问,很多学生SAT/ACT成绩高到天花板,排名前25%的学生成绩几乎都是满分!
从性别上看(下图),今年MIT新生中男生占49%,女生占48%,两者人数相当。考虑到申请MIT的学生男生远多于女生,女生申请理工专业有优势是不争的事实。
在美国本土学生的构成上,亚裔学生人数最多,占40%;其次是白人学生,占38%;非裔和拉丁裔的学生分别占15%和14%。(下图)
与很多美国顶尖名校招生录取不同,MIT是为数不多不看学生出身、只看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大学。不难发现,MIT对亚裔学生十分友好,MIT亚裔本科生的占比几乎是美国顶尖大学中最高的!
-
最新!布朗、哥大、康奈尔等知名院校公布新生数据!
近日,布朗、芝大、哥大、康奈尔、北卡教堂山纷纷公布了27届新生数据,我们为大家做了数据汇总,以这几所为梦校的留学家庭可以重点参考。
布朗大学
2024年U.S.News排名:9
27届新生数据:
提交申请:51316人
录取:2686人
录取率:5.0%
入学人数:1699人
新生入读率:63.3%
ED录取学生:884人
GPA占所在高中10%的比例为:95%
根据其他网站给出的数据,ED申请布朗大学人数为6770人,可以推算:
ED录取率为13%
RD录取率为3.9%
整体的录取率为5.2%
布朗大学的新生入读率为63.3%与排名相近的名校杜克和宾大接近,但远远不及芝加哥大学的新生入读率。
布朗大学还公布了双学位及PLME的数据情况。
布朗大学和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双学位项目共有916名申请者,最终有15人确认入读。PLME自由医学教育项目共有4192名申请者,最终有55人确认入读。
虽然布朗没有公布2027届这两个项目的录取人数,但根据去年的相关数据来看,这两个项目的录取率仅在2%左右。
布朗大学还公布了2027届新生的标化成绩情况,新生SAT中位区间为1510-1570;新生ACT中位区间为34-36。
下图为,近5年布朗大学ED和RD录取数据:
芝加哥大学
2024年U.S.News排名:12
27届新生数据:
提交申请:38800人
录取:1849人
录取率:4.76%
入读:1626人
入读率:87.9%
4.76%的整体录取率非常低!虽然今年芝加哥大学排名掉出前十,但是我相信今年的竞争激烈程度只增不减!
87.9%的新生入读率比哈佛和MIT的84%还要高!入学率越高,表示学校越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
根据芝加哥2027届新生的生源分布情况,可以看到来自美国东北部的学生和五大湖的学生非常多,国际生占比为16%。
2027届新生主要参与了以下几种高中活动,其中社区服务和田径和占比最高。分别是85%和69%。
根据学校数据显示:
新生SAT中位区间为1510-1560;
新生ACT中位区间为34-35。
哥伦比亚大学
2024年U.S.News排名:12
27届新生数据:
提交申请:57162人
录取:2285人
录取率:4%
入读:1464人
入读率:64.07%
虽然哥大实行的是Test-optional标化考试可选政策,但学校录取新生的平均分数线可不低。
根据学校数据显示,录取新生25%-75%分数区间在:SAT:1510–1560;ACT:34-35。
录取新生在专业选择上也非常明确,28%选择了数学和自然科学,25%选了社会科学,24%选了工程学,剩下23%的人选了艺术和人文,最后只有不到0.5%的人选了不定专业(Undecided)。
国际生本科录取人数占到总录取人数的17%,来自全球86个国家,其中中国录取者为42人。哥大热门的录取国家包括中国、英国、加拿大、印度、韩国、墨西哥、巴西、意大利等。
对比过去几年哥大的录取数据,虽然排名从之前的Top2跌至现今的Top12,但录取难度并没有太大变化。
无论总申请人数是四万还是六万,最终的录取率都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准。近三年的录取率甚至都保持在4%的低位,是当前最难录取的大学之一!
康奈尔大学
2024年U.S.News排名:12
27届新生数据:
提交申请:67846人
录取:5358人
录取率:7.9%
入读:3561人
其中:
早申:申请9515人,录取1670人,录取率17.6%,实际入读1626人
常规申请:申请58331人,录取3326人,录取率5.7%,实际入读1631人
Waitlist:人数8282人,录取362人,录取率4.4%,实际入读304人
在最终入读的新生中,国际学生377人,占10.6%。
2022-2023申请季,康奈尔大学共收到6581名学生的转校申请,其中5455人来自四年制大学,1126人来自两年制社区大学。
四年制大学的5455名申请人中,有739人被录取,最终582人选择转入康奈尔大学就读;两年制社区学院的1126名申请人中,有95人被录取,最终77人选择转入康奈尔大学就读。
在最终入读的转校学生中,国际学生43人,占6.5%。
中国学生数量:
康奈尔大学还公布了具体每一个国家的留学生人数。本学年,共有3200名中国学生就读康奈尔大学,其中本科生611人,研究生2166人,专业研究生(MBA等)423人。
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是康奈尔大学最大的海外生源群体。与此同时,对照过去几年的数据,中国学生人数一直保持在高位。
研究生方面,康奈尔大学共有中国普通研究生2166人,专业研究生(MBA等)423人。这一数字更是占到了康奈尔大学研究生总人数的25%!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2024年U.S.News排名:22
27届新生数据:
2027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新生总计5602人,包括4700名大一新生和902名转学生。
尽管2023年秋季录取率尚未正式公布,但以往数据显示,整体录取率在16.85%和19.24%之间,这暗示着2023年秋季的录取率可能会保持在类似水平。
然而,这一整体录取率数据不涵盖所有学生。因为UNC是一所公立大学,本州学生通常享有优先录取权,这导致州外和国际学生的录取率明显低于整体数据。以往的数据显示,2022年秋季,UNC对州外和国际生的录取率仅为8%。
该校在本州内的影响力也广泛,来自93个县的学生汇聚于此,其中34%的学生来自农村县。
第一代大学生比例为20%
38%的转学生名额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社区学院
81%的新生表示会继续读研
在新生活动及经历,服务和体育占比最高,分别为76%和63%。北卡一直都是体育强校,该校的篮球队非常出名,除了篮球巨星乔丹以外,还有非常多的篮球明星都毕业于北卡教堂山,其篮球校队也多次获得NCAA全美篮球的冠军。
根据学校数据显示,新生SAT中位区间为1370-1500,ACT中位区间为29-33。
另外,75%的新生GPA排名位居高中年级TOP10,92%的新生GPA排名位居高中年级TOP20。
UNC北卡教堂山分校尚未发布2027届新生的性别和生源地数据,但我们可以借助2026届的数据来获得一些线索。
根据2026年秋季的数据,UNC的新生中,62%为女性,而38%为男性。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根据北卡教堂山的CDS数据,可以看到2026届在大一新生申请中,女性申请比例也接近60%,而且在录取率中,女性录取率为17.3%,而男性录取率为16.2%。
留学深造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投资,选择好的专业可以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增强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首次访华,释放积极信号!
纽森州长访问香港大学,州长办公室提供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23日抵达香港,开启为期一周的访华之行,围绕人文交流、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等议题与中国政府、地方以及企业界有关人士进行交流。这是纽森2019年当选加州州长以来首次访华,他也成为新冠疫情后首位访问中国的美国州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表示,中方欢迎纽森州长率团访华,希望此访取得积极成果,促进加州对华交流与合作。自6月以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先后访华,令中美关系有所回暖。美国学者称,美国其他州密切关注纽森访华,此行成果可能产生示范效应。有分析认为,此次纽森访华无疑释放出积极信号,在两国仍存在诸多分歧的当下,保持对话尤为重要,但中美关系整体回暖尚需时日。
加州和中国隔海相望,长期以来关系密切。加州是美国最大的美籍华裔群体所在地,美国32%的中国移民都居住在加州。纽森办公室称,中国是加州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被称为“金州”的加州则是美国最大的中国商品进口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加州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650亿美元。
新冠疫情前,每年有超过160万中国游客访问加州,加州大学系统的中国留学生最高达2.5万人。
今年5月12日,加州州长纽森发布修改后的2023-24财年预算提案,根据该法案,加州政府将为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以及加州社区大学(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提供超40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
加州大学校长Michael V. Drake表示,得到州政府的资金支持,大学将大力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扩招事宜,建造更多的学生宿舍以及雇佣更多的教职员工。
此次加州政府增加对加州大学的拨款,且学校明确表态将扩招,对下一年度申请的学生无疑是重大利好。
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典范,加州大学一直受到世界各地学生的青睐,尤其是在今年排名表现突出的现状下,加州系统各校几乎是每个打算赴美留学家庭择校的必选项。
在上月,U.S.NEWS官网发布了最新的美国大学排名,其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TOP20跃升至TOP15。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去年的38挺近前30大学,位列第28。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去年的34位跃升至第28位。四所加利系大学院校(UCB、UCLA、UCD、UCSD)全部进入TOP30!
在9月中旬,堪称「UC系大学申请的风向标」的加州大学招生顾问大会正式开幕!
加州UC顾问大会是加州大学官方组织的、一年只对外开一次的招生政策宣讲会,在此次大会中,UC九大分校招生官对2024录取趋势进行了提前“透露”。
趋势一 多元化录取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有一个重磅变化:那就是罕见的开设了交叉学科新学院:Computing, Data Science, and Society (CDSS),同时也开设了新专业Educational Sciences(教育科学 )。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我们很难用单一用大数据或是社会理论解决某一综合性问题。交叉学科的出现正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个专业要求学生们同时具备计算机、大数据、社会学背景。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对于同时兼具文科、理科知识的学子或许是一个机会。
趋势二 忠诚度录取
UC大会中招生官尤其强调其中有39%的学生是First Generation(家中第一代大学生)。可以看出加州大学招生政策的不断改变也是致力于让更多学生群体得到平等的教育。
对于大热门的工程学院,几乎所有加州大学都秉持“严把关”、“高标准”的录取政策,并且尤其在意学生们是否忠心于他。
当申请者们拥有同样优秀的标化成绩、履历上赛事活动经验满满,该如何向招生官表面自己对院校的衷心呢?
许多UC系院校都不看面试成绩,但像UCB、UCLA等大学会举办很多夏校、访校活动,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向招生官阐述自己对该校的喜爱,会让其更加信服。
趋势三 自我认知录取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校长提到最多的一词为“家庭责任”,这其实是要求学生“自我认知”的一个显著表现。
在脱离学术竞赛、科研活动外学生能否意识到自身的家庭责任。例如入学后是否有主动承担学费的意识等都可以在申请系统中体现出来。
除此之外,学生在18岁的青春岁月中能否认清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之处。例如想在哪个专业领域攻坚是我们的“学术人设”,如何定义自己所属于的群体扮演了何种“归属人设”,这些都是我们的标签。
大学生活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学习和成绩的追求,还包括对家庭责任的认知和个人发展的理解。这也是校长强调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2023fall加州系大学录取数据
2022-2023申请季,加州大学本科新生申请总人数为206,405人,相比去年下降约2%。其中州内学生的申请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州外学生的申请数量下降了5%。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生申请人数为29,424人,比上一个申请季下降了6.3%。总录取率为62.8%,国际生录取率为60.2%。
整体来看,加州大学2023年秋季入学的加州学生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仅一年级申请人就有88,285人。
除了录取率极低、堪比藤校的UCB,其他大部分院校的国际生录取率都有止跌回升的迹象!
UC系各大学录取偏好
加州伯克利分校
伯克利是UC系统中最知名的校区之一,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录取率较低。
伯克利在理工科、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方面拥有卓越的声誉。
学生需要具有卓越的学术成绩和高标准化考试成绩才能有望入选。
加州洛杉矶分校
UCLA也是UC系统中非常受欢迎的校区之一,竞争激烈。
该校在医学、商学、表演艺术等领域颇有声誉。
高GPA和标准化考试成绩是录取的关键因素之一。
加州圣地亚哥分校
UCSD在科学、工程和医学领域表现出色,是一个研究重点。
录取率相对较低,但比伯克利和UCLA稍高。
学生需要在科学和数学领域具有卓越的成绩。
加州戴维斯分校
戴维斯在农业和环境科学方面领先,同时也有强大的生物科学和工程项目。
录取率较高一些,但仍然很有竞争力。
学生需要展示对环境和科学领域的浓厚兴趣。
加州圣巴巴拉分校
UCSB在工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有出色的学术项目。
录取率相对较低,但录取机会诗尧比一些顶尖校区稍高。
学生需要在相关学科领域有强大的学术背景。
加州尔湾分校
UCI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有卓越的表现。
录取率较高,相对容易被接受,但竞争仍然激烈。
学生需要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具备强大的学术实力。
加州河滨分校
UCR在科学、工程和农业方面有着优秀的研究机会。
录取率相对较高,对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要求较低。
学生需要展示与相关领域的学术兴趣。
加州圣克鲁斯分校
UCSC注重环境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
录取率较高,但仍有竞争没有那么轻松。
学生需要展示对环境和自然科学感兴趣。
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
UC Merced是UC系统中最年轻的校区,发展迅速。
录取率相对较高,接受率较高,但近几年哲学数据也在提高。
学生需要展示学术潜力和兴趣。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11月30日是加州系院校申请的截止日,绝大部分学校的ED/EA的截止日期是11月1日,大家做好精力和时间分配哦!
-
多地对留学生开放定向选调生资格!留学生乐疯了!
通常而言,进入公务员队伍有参加“国考”“省考”和选调两条路径。
选调生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
简单一点说就是,选调生也是公务员的一种,在录用后可以直接为公务员编制。而且选调生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但相应报考条件限制也比公务员高得多:首先是本科应届毕业生,本科阶段要求必须是党员,学生干部。相对来说,公务员报考条件就轻松多了,达到条件即可!
四川
选调人员范围:
国(境)外部分知名高校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毕业且取得教育部学历认证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全日制本科须有“双一流”建设高校或本次选调范围内高校就读经历,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
国(境)外其他高校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毕业且取得教育部学历认证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若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国(境)外部分知名高校(具体名单见附件1)就读且全日制本科有“双一流”建设高校或本次选调范围内高校就读经历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也在人员范围内
据统计,这份院校名单中同学们经常申请的院校有:
23所美国大学:哈佛、耶鲁、康奈尔、宾大、伯克利等藤校
3所加拿大大学:多伦多、英属哥伦比亚、麦吉尔
8所英国大学:G5院校-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爱丁堡、伦敦国王学院
5所澳洲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莫纳什、昆士兰
2所新加坡大学:新国立、南洋理工
2所中国香港大学:港大、港中文
四川此次定向选调专业包括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类、食品饮料类、先进材料类、能源化工类、数字经济类、规划建设类、交通运输类、生物医药类、生态环境类、现代农业类、地质矿产类、水利工程类、航空航天类、旅游管理类、现代物流类、电子商务类、现代管理类、思想文化类、社会工作类、对外开放类、中文类、教育类、法律类等。
其中规划建设类涵盖了建筑、城乡规划、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
而此前,上海率先向国(境)外留学生开放了2024年面向应届大学生的定向选调,73所院校入围,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
上海
选调人员范围:
北京大学等44所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中央财经大学等30所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优秀应届毕业生; 华东政法大学等29所本市高校特别优秀应届毕业生;
同时,在以下两类高校试点招录选调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优秀应届毕业生;国(境)外高水平大学优秀应届毕业生,高校范围参照上海市留学回国人员可直接办理落户的高校名单。
根据公告,国(境)外高水平大学优秀应届毕业生参考上海市留学回国人员可直接办理落户的高校名单。
而上海公布,2023年留学生世界前50可直接落户上海。根据上海市人资系统认证,世界前50院校共有73所,名单如下:
* 注意,每年的名单都会公布在人社局申请落户的网站里面;也会根据四大排名的变动有所变化,大家要及时关注!
北京则向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单前100名院校的归国留学生,开放了申请2024年度北京定向选调的资格。
北京
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对象包括:
北京大学等4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北京交通大学等25所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
2022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世界排名前100名国(境)外院校(以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准)学位、最高学历学制1年及以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优培计划"招聘对象还包括:北京工业大学等20所北京市属高校高精尖学科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
据统计,这份院校名单中同学们经常申请的院校有:
38所美国大学:哈佛、耶鲁、康奈尔、宾大、伯克利等藤校
8所英国大学: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爱丁堡、布里斯托
6所澳洲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莫纳什、澳国立、昆士兰
2所新加坡大学:新国立、南洋理工
1所中国香港大学:港大
北京这次定向选调采用的是《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而不是QS/THE等更为流行的国际大学排名,因此名单上的大学会和我们经常说到的大学排名有一定差别,例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香港中文大学等。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针对归国留学生开放定向选调,意味着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向全国其他省份推广。
多地加入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在内的多个省级行政区,已经对归国留学生开放了定向选调。
广东
* 以下为广东2023选调信息,2024年信息暂未公布
选调人员范围:
部分国内高校2023年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应届优秀毕业生;
以及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期间取得学位并完成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部分国(境)外知名高校优秀全日制大学毕业生
据统计,这份院校名单中同学们经常申请的院校有:
25所美国大学:哈佛、耶鲁、康奈尔、宾大、伯克利等藤校
3所加拿大大学:多伦多、英属哥伦比亚、麦吉尔
8所英国大学:G5院校(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爱丁堡、伦敦国王学院
5所澳洲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昆士兰
2所新加坡大学:新国立、南洋理工
5所中国香港大学:港大、港中文、港城市、港理工、香港科技大学
河北
* 以下为河北省2023选调信息,2024年信息暂未公布
选调人员范围:
国内重点院校。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及学科、部分知名科研院所、部分财经类和政法类院校相关专业中,国家计划内统招的2023年度应届毕业生
国(境)外部分知名院校。所列国(境)外知名高校中,在规定时限毕业且获得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
河北省属骨干本科院校。河北省属13所骨干本科院校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择优推荐的,国家计划内统招2023年度应届毕业生
据统计,这份院校名单中同学们经常申请的院校有:
32所美国大学:哈佛、耶鲁、康奈尔、宾大、伯克利等藤校
4所加拿大大学:多伦多、麦吉尔等校
13所英国大学:牛津、剑桥、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曼彻斯特、爱丁堡、伦敦国王学院等校
7所澳洲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等校
2所新加坡大学:新国立、南洋理工
5所中国香港大学:港大、港中文、港城市、港理工、港科技
山东
选调人员范围:
第一批,面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17所高校毕业生实施定向选调;
第二批,面向国内外部分高校及相关专业(见附件)毕业生实施定向选调;面向全国普通高校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海外高校毕业生实施常规选调。
据统计,这份院校名单中同学们经常申请的院校有:
27所美国大学:哈佛、耶鲁、康奈尔、宾大、伯克利等藤校
3所加拿大大学:多伦多、英属哥伦比亚、麦吉尔
17所英国大学:英国G5-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爱丁堡、伦敦国王学院等校
6所澳洲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等校
2所新加坡大学:新国立、南洋理工
5所中国香港大学:港大、港中文、香港科技大学等校
山西
* 以下为山西省2023选调信息,2024年信息暂未公布
选调人员范围:
部分国(境)外大学,202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优秀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委培毕业生,在职攻读学历学位及毕业后申请第二学位毕业生)
据统计,这份院校名单中同学们经常申请的院校有:
26所美国大学:哈佛、耶鲁、康奈尔、宾大、伯克利等藤校
3所加拿大大学:多伦多、不列颠哥伦比亚、麦吉尔
11所英国大学:G5院校-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伦敦国王学院等校
7所澳洲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莫纳什、昆士兰等校
2所新加坡大学:新国立、南洋理工
3所中国香港大学:港大、港中文、香港科技大学
宁夏
* 以下为宁夏2023选调信息,2024年信息暂未公布
选调人员范围:
面向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和宁夏区内部分高校2023年毕业的全日制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优秀毕业生;
国(境)外部分知名高校2023年应届研究生学历优秀毕业生招录;
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在职攻读学历学位人员和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原民办院校、原独立学院、对口本科(高职本科)以及国家不承认学历的国(境)外高校毕业生(含高等教育所有阶段)不列入选调范围。
据统计,这份院校名单中同学们经常申请的院校有:
27所美国大学: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康奈尔、伯克利等藤校
3所加拿大大学:多伦多、不列颠哥伦比亚、麦吉尔
17所英国大学:G5院校 (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爱丁堡、伦敦国王学院等校
7所澳洲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等校
2所新加坡大学:新国立、南洋理工
5所中国香港大学:港大、港中文、港理工、港中文、香港科技大学
重庆
重庆也是面向留学生招录定向选调生的大户,针对海外高校毕业生没有本科背景限制,针对博士没有任何院校背景限制。博士无论毕业于什么院校,都可以报考重庆定向选调生。
重庆选调的特殊之处:
专业限制
重庆选调生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很多大家印象中的考公热门专业,比如法学、公共管理、物流工程等等。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考公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反而可能报考不了重庆定向选调生。
海外留学生的毕业时间问题
重庆定向选调要求海外留学生不仅要在7月底前拿到毕业证,还要拿到学历认证,那么对于11月份毕业的留学生,只能报考次年的定向选调生了。
河南
河南定向选调生,软科排名前100可报考(其实2023年以前河南用的也是QS,但现在和北京一样,港校基本无缘了)。
河南有两个特殊之处:
研究生学习期间,必修课不能挂科。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定向选调生中对成绩做出了明确要求的省份。
硕士生的毕业时间可以放宽至当年年底,这点极为重要,因为某些海外高校的毕业时间就在7月份以后,如果你的延期毕业时间被认可,那么你可能可以算做是提前一年的应届毕业生。
各省份的选调生分为普通选调生和定向选调生。普通选调生往往面向基层岗位,定向选调生一般会设置两年到三年的基层锻炼时间,随后会回到层级更高的部门。
总的来说,参加选调生考试对于留学生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那些本科背景没有比较大的竞争力,又想之后考公务员的同学。
绝大部分省份选调生对于海外院校的要求并不高,基本上是QS前100高校就足够了。大部分同学们经常申请的美国部分院校、英国院校、香港的四所院校,以及新加坡2所院校都是可以报考的。说不定,在未来选调生也能成为你今后成为公务员的一种捷径呢?
另外,留学生进体制的途径远不止选调生,还有国考/省考、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人才引进。
留学生考公基本不受限,且有多个隐藏优势
除了一些特殊岗位外,留学生考公基本不受限制,甚至有不少岗位更欢迎有留学背景的优秀人才,譬如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而且,相对国内学生,留学生还具有以下隐藏优势:
时间成本少,上岸速度更快
报名选调生、公务员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年龄要求,譬如北京、上海选调生政策都明确规定本科生不超过24岁,研究生不超过27岁。
由于英、港、新等地区的学制较短,尤其是硕士学制通常为1年,去这些地区就读硕士,花费的时间成本要比国内短1~2年,毕业后不易超龄。如成功上岸体制内,年龄优势将继续显现,同样的年龄可积累更多工作经验与更长工龄。
海外名校宽进严出,更易满足学历要求
相对拼考试的境内院校,国外名校录取标准相对多元,相同的硬件条件,辅以个性化的背景,有更大几率申上排名较高的海外院校,更易满足体制内工作对院校背景的要求。
语言优势
有不少岗位有雅思、托福或其他小语种要求,有语言优势的留学生更容易满足选拔要求。
24fall的申请已经开始啦,决定出国或有出国留学意向的同学也要抓紧时间,好好安排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