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元首会晤最新消息!美国留学将迎来重磅利好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本次会议上,中美两国领导人达成了多向共识,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其中很重要的是同意明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
原文:
“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同意明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有利的留学环境。
-
澳洲留学生数量激增!比疫情前峰值还多10万!
据报道,迄今为止,海外抵达者中最大的群体是国际学生,他们接受不同级别的各种课程,其中 50% 接受大学课程,三分之一接受职业教育。
根据最新数据,9 月份有 665,000 份签证,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量。
新冠疫情爆发前的峰值为 555,000 人。
也就是说比峰值多了10万人!
印度和中国是国际学生数量最多的来源国,但不丹、巴基斯坦、尼泊尔、哥伦比亚、菲律宾、巴西、泰国和越南的增长速度也很明显。
国际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是莫纳什大学,而悉尼的国际学生比例最高,接近 50%。
整体来说,国际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位于悉尼和墨尔本,包括新南威尔士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墨尔本大学和迪肯大学。
总体而言,国际学生人数的失控和不受控制的增长,推动了人口增长,并给他们涌入的城市带来了压力。 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打算永久留在澳大利亚或至少十年。
鉴于学生签证所附的研究生签证保障和自由工作权利,最近学生签证条件的变化使澳大利亚成为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内政部获得的额外资源大大加快了签证发放的速度。
自国际学生的额外收入受到了大学的欢迎。 他们的领导人指出,联邦政府未能为他们的活动提供适当的资金,使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更多的国际学生。
据了解,来自中国的学生在顶尖大学就读的比例过高,而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在排名较低(且价格较低)的大学和职业学院的比例过高。
-
中美对话沟通频密,两国元首将在美会晤,航班逐渐恢复...赴美留学形势一片大好!
国内教育政策氛围近年来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下中国的家长对于国际教育有着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家长更加重视国际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期望通过国际教育培养孩子的全球素养和创新能力, 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家长更加注重国际教育的公平和适应性,期望通过国际教育满足孩子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家长更加关注国际教育的消费和规划,期望通过国际教育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阶段和目标,为孩子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留学效率和回报。
随着经济的恢复,更多留学生涌向美国追寻高等教育的机会。
美国侨报网报道,美国国务院与非营利机构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周一(13日)发布的《门户开放》(Open Doors)报告显示,在2022-23学年,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国际学生人数达到105.7万,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2%。这是40多年来年度最大增幅。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仍是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
根据英文媒体报道,在2022-23学年期间,赴美的中国学生总人数为28.95万人。
2022/23年度,疫情得到控制,中美航班逐渐恢复,赴美留学的热情也是一片向“涨”。
此外,中美在众多领域的对话沟通频密。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中美关系的"止跌回升"。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关于中美高等教育合作对话会的联合声明
2023年9月18日至20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在疫情后共同举办中美高等教育合作对话会。对话会在美国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大学校领导应邀出席。
对话会重申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并认为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柱。对话会遵守“查塔姆研究所规则”,聚焦双方发现并解读现有问题的方式,提出应对当下以及未来挑战和机遇的路径。双方就本国各自关注的领域进行了坦率而真诚的对话。
作为在中美两国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合作不仅关系到两家机构,更是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柱。双方将继续寻求持久合作,支持坦诚对话,推动解决具体分歧以达成期望,优先关注共同目标,并为进一步合作创造机会。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根据对话会达成的共识,做出以下共同声明:
——双方认为人文交流在中美双边关系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教育交流。双方鼓励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恢复交往,并不断发展深化合作。
——双方鼓励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梳理总结中美教育合作前期及现有成果,包括合作实例和实现互利共赢效果的重要合作。
——双方承诺充分利用已有成效的或新的合作框架,鼓励双方高校为推动中美两国机构持续合作筑牢信心,共同应对当前和未来挑战。
——双方重申期待与两国相关机构开展合作,为深化和扩大两国高等教育合作、促进教育交流营造有利环境。双方重申致力于支持学生、教师、学者、研究人员和高校行政人员等的双向流动,利用好短期交流项目、实习、暑期学校、文化访问和研究奖学金的机会。
——双方认为应举办更多对话活动以促进解决中美两国双边关系在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鉴此,双方决定将对话会发展为长效机制,在对方国家轮流举办,计划于2024年在中国举办下一次对话会。作为沟通的有效渠道,对话会的长期目标是让彼此更好地了解对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帮助双方学界解决问题,实现预期。
——双方建议成立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博士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艾伦·古德曼博士牵头的中美教育交流咨询委员会。
Joint Statement of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China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following the U.S.-China Higher Education Dialogue
From September 18th to 20th, 2023,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IE) and China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CEAIE) co-hosted the first post-COVID U.S.-China Higher Education Dialogue. The Dialogue was held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invited university leaders from China and the U.S., reite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cognizing educational ties as a significant pillar in the U.S.-China bilateral relationship. The discussion, conducted under Chatham House rules initially focused on discussing the ways that each side identified and understoo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began to propose pathways for addressing continuing as well as futur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two sides engaged in frank and honest conversations about areas of concern in each country.
As leading organizations i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ir respective countries, the IIE-CEAIE collaboration is a key anchor in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U.S.-China educational relations that extends beyond the two institutions. The two sides continue to seek an enduring collaboration that supports frank conversations, advances solutions to specific differences and expectations, prioritizes common goals, and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collaboration. Both IIE and CEAIE are committed to the following key points as discussed during the Dialogue:
-The two organizations recognize that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the U.S.-China bilateral relationship,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ccordingly, the two sides encourage their respectiv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reengage as well as grow and deepen their cooperation.
-The two organizations encourage their respectiv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organize a list of past and present achievements derived from U.S.-China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including specific examples of what has been accomplished and the valuable outcomes that have yielded mutual benefits for the two countries.
-The two organizations commit to leveraging both proven and new frameworks of collaboration to encourage their respective universities to build greater confidence among leading institutions in both countries about the value of on-going collaboration, while directly addressing curr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The two organizations reiterate their expectation that they will work with the relevant entities in the U.S. and China to foster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to deepen and expand higher education relationships, in particular education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two sides affirm their commitment to support the two-way flow of students, teachers, scholars, researchers,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from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leveraging short-term exchange programs, internship opportunities, summer schools, cultural visits, and research fellowships.
-The two organizations recognize that one meeting cannot sufficiently solve the full spectrum of challenges and issues facing bilateral relations in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two sides agree that this Dialogue will be developed into a mechanism and be organized in our two countries in turns. Next Dialogue will be hosted in China in 2024. The continuing goal of the Dialogue is to serve as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and to provide each side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ther’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hile simultaneously contributing to addressing the issues and expectations of both academic communities.
-The two organizations suggest establishing a U.S.-China Education Cooperation Consultative Committee, led by Dr. Allan Goodman,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IIE and Dr. Liu Limin, President of CEAIE.
习近平将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外交部发言人10日就习近平主席将应邀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答记者问。
问:中方发布了习近平主席将赴美国旧金山与拜登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的消息。这是两国元首继去年巴厘岛会晤后举行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对此次会晤有何期待?
答: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美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
问:习近平主席下周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方对此次会议有何期待?
答:在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会议召开三十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会议,充分体现了中方对亚太经济合作的高度重视。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各方期待亚太继续发挥引擎作用,引领世界经济增长。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经济合作平台。习近平主席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对深化亚太合作、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主张。我们期待各方坚守亚太合作初心,聚焦地区迫切需求,深化团结合作,全面平衡落实亚太经合组织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推动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为亚太和世界增长注入新动力,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每周70班!中美再增班!
从11月9日起,中美间定期直飞客运航班再次增班,2023/2024冬春航季,有望从目前每周48班增至每周70班,双方航空公司每周各运营35班。国内航司中,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川航,多家航司均有增班。这将推进中美航班根据市场需求稳步恢复,为人员和经贸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美中直飞航班再添复航喜讯
11月11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北京-旧金山每日直飞航班正式恢复,成为联结美中的又一复航航线,进一步便利了往返两国之间的旅客。当天,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发言人曾蕾秋乘坐了四年来首飞的第一个UA889航班,前往旧金山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
今年以来,美中定期直飞客运航班逐步增加,2023/2024冬春航季有望增至共70班,双方航空公司每周各运营35班。美方的航司包括美国航空、达美航空和美国联合航空。
-
最新2023美国门户报告:国际生大涨12%,中国依旧是第一大生源国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了2023年度《门户开放报告》,对全美教育门户数据做了全面统计。
《门户开放》是由美国教育和文化事务局支持、国际教育协会主办的一个综合信息平台。国际教育协会自1919年成立以来,每年11月份都会基于全美近3,000所高校的调查结果,发布一份非常权威的留学生现状报告,包括:留美学生的生源地、财政来源、研究领域、主要学校、学术水平和人数的增长情况,还有国际学生对本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等。
国际生人数再次破百万
美国的国际学生人数自疫情下降后,今年是连续第二年回升!
2022-2023,在美国学习的国际生人数同比2022年大增11.5%,总人数达到1,057,188人!
在去年国际新生入学人数同比去年增长80%之后,今年再次增长14%,国际新生人数增加了298,523人。
其中本科生增加了95,681人,研究生增加了168,920人。
本科人数终于整增长,研究生增长继续飙升
2022-2023学年,本科国际学生总数增幅终于实现正增长,总数增加了0.9%,共计在美留学的本科生有347,602人。在之前的四年中,本科新生人数一直是负增长,这也说明大家选择美国本科留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
研究生数量今年增长继续遥遥领先,2022-2023学年有467,027名国际学生在美读研,比上一学年增长21.3%,去年的增幅为17%,可以看到疫情结束后,大家赴美读研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中国依旧是第一大生源国
在2023年度的国际生报告中,中国和印度依旧是最大生源国前二,两个国家的国际学生整体之和占据总国际生人数的53%;
今年国际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国家的变化:
中国学生减少了0.2%
印度新生增加35%
孟加拉国新生增加28%
哥伦比亚新生增加13%
加纳新生增加了32%
虽然中国留学生总人数下滑,但中国大陆依旧是第一大生源地区,2022-2023年度共计有289,526名中国大陆留学生赴美留学。
其中本科生人数为100,349人,占整个中国学生比例的34.7%;
研究生人数为126,028人,占整个中国学生比例的43.5;
在前二十的生源地区中,除了中国和沙特阿拉伯之外,全部呈现增长趋势。
国际生最多的美国大学TOP20
国际生最多的大学历来都是众多留学家庭非常关注的事情,今年美国门户也公布了2022/2023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
以24,496(去年是21,081)的人数继续占据第一留学目的地。
第二名是坐落于波士顿的东北大学;
第三名是哥伦比亚大学;
第一名:纽约大学
第二名:东北大学
第三名:哥伦比亚大学
第四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第五名:南加州大学
第六名: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第七名:波士顿大学
第八名:普渡大学
第九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第十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第十一名: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第十二名:华盛顿大学
第十三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第十四名: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第十五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第十六名:宾州州立大学
第十七名:卡内基梅隆大学
第十八名: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第十九名:宾夕法尼亚大学
第二十名: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留学生选择最多的专业
国际生人数选择最多的专业:数学与计算机类、工程类、商业与管理类和社会科学。
55%的国际学生在STEM领域学习!
对比去年,数学与计算机类专业增加了19.9%,共240,230人,占总数的22.7%。
工程类专业增加了7.8%。
商科增加了6.8%。
目前,24fall申请已经全面开放,美国作为热门留学国家,申请压力不容小觑,不论是常规申请还是计划新项目捡漏,大家都要抓紧时间准备申请材料,递交申请。
-
专升硕,可以申请到澳洲什么样的学校?
随着国内的本科生、研究生越来越多,而考研赛道内卷,很多专科生都希望可以深造。
而澳洲相对其他留学国家来讲,入学门槛更低,比较好拿到文凭,所以越来越的专科生选择留学澳洲。
国内统招专升本后一般要读2年才能毕业;成人教育专升本一般要读2.5-3年。
读完本科后,很多同学还想去考研,加在一起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到硕士毕业,身边的很多同龄人早已参加工作,就会大大削弱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如果选择出国读专升本,只需要1-3年的时间。如果选择直接专升硕,也只需要1.5-2.5年的时间。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时间成本。
关于澳洲留学专升硕
澳洲的“专升硕”项目主要是针对国内全日制专科毕业或本科无学士学位的同学开设的留学项目,学生首先要读完衔接课程,在这之后才能顺利进入硕士课程,完成硕士阶段学习的项目。
澳洲专升硕之所以能够如此大受欢迎,那它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教育部认证学历,通过澳洲专升硕获得的学历与通过本科获得硕士学历完全一致,学历获得中澳两国教育部认证。
耗时短,一般时间约为1.5-2.5年,两年较多。
语言要求适中,少部分学校雅思需要6.5,小分6即可。
开学时间灵活,澳洲专升硕项目的大多数学校都是一年三次开学时间,集中在每年的2、7、11三个月份。
对于想要快速提升学历的专科生来说,澳洲留学专升硕是个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根据申请人此前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个人背景,澳洲留学专升硕通常仅需要2-2.5年,即可获得被国内教育部和雇主们广泛认可的澳洲硕士学历。
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下澳洲可以专升硕的学校。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澳洲大学都开设专申硕的项目,但不意味着开设专申硕的学校就没有好学校。澳洲八大之一的阿德莱德大学就开设了专申硕项目。
阿德莱德大学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89位,是名副其实的TOP100高校。
3年大专无院校限制
5年一贯制大专
自考本无学位
均可申请!!!
可衔接硕士课程: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公共健康硕士(无法衔接延长型硕预)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专业会计硕士
Master of Finance and Business Economics 金融与商务经济学硕士
Master of Applied Finance 应用金融学硕士
Master of Finance 金融学硕士Master of Accounting 会计学硕士
Master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会计学与金融学硕士
Master of Applied Project Management 应用项目管理硕士
Master of Applied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Systems)应用项目管理硕士(项目系统)
Master of Wine Business 葡萄酒商务硕士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国际管理硕士
Master of Computing and Innovation 计算机与创新硕士
如果你想选择,会计、金融、管理、公共健康,甚至还有葡萄酒商务硕士、计算机与创新硕士,都建议多看看阿德莱德大学。
部分专业毕业可获最长六年工签!!!
除了阿德莱德大学,还有很多澳洲高校适合专科生申请。
更多可申请的院校:
悉尼科技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查尔斯特大学、迪肯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弗林德斯大学、科廷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伍伦贡大学、南澳大学、堪培拉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拉筹伯大学、西悉尼大学、伊迪斯科文大学、南十字星大学、凯瑟琳大学ACU、查尔斯达尔文大学等。
所以总的来说,
目前两年制和五年制专科在澳洲的留学可选方案,还是很多的,专业主要还是商科的方向,就业前景也很乐观。
澳洲教育水平一直位居世界顶尖,每年吸引了众多国际学生前往留学。澳洲政府非常重视各个教育院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包括澳洲八大在内的许多知名大学都开设了专升硕的课程,是专科生继续深造的良好选择。
也正是因为其超高的性价比,成为了去澳洲留学最热门的几个项目之一,对于专科想要提升学历或者本科无学士学位的同学一定要抓紧时间了哦~
-
政策盘点!新加坡今年颁布/实施的十大准证新政策!事关学生证、绿卡、长期准证!留学生公民PR外国人全受
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新加坡,今年,新加坡就公布了一系列新政,快来一睹为快。
1.推出新的准证申请:顶级专才准证
从2023年1月1日起开放申请顶级专才准证(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简称ONE Pass)。
2.学生准证IPA有效期缩短至3个月
留学生入境新加坡需申请学生证,但学生证需入境新加坡后再去办理,第一次入境新加坡需线上申请IPA。2023年1月1日或之后授予的所有IPA,IPA有效期缩短为为自批准之日起3个月(之前是6个月)或至课程开始之日止,以较晚者为准。
小科普:留学生入境新加坡需申请学生证,但学生证需入境新加坡后再去办理。第一次入境新加坡需线上申请IPA,(*IPA是单次入境签证,在第一次入境新加坡使用)。
此外,在新加坡用IPA换学生证的时候,是需要疫苗接种证明的,大家注意提前准备。
3.LTVP、DP及Student’s Pass全部更改为电子版
从2023年2月27日起,长期探访准证(Long-Term Visit Pass)、学生证(Student’s Pass)以及家属准证(Dependant’s Pass)不再发放实体长期准证,全部更改为电子版。
4.申请准证须有完全接种新冠疫苗记录
从2023年4月27日开始,新加坡人力部在审批工作准证新申请以及准证续签时,对疫苗接种有了新的要求。其中新申请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准证,都需要有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记录。
准证续签,根据准证类型,要求各不相同:WP,从事建筑、加工、海事行业或居住于劳工宿舍的人员,必须有完整接种记录;SP,从事建筑、加工、海事行业或居住于劳工宿舍的人员,必须有完全接种记录;EP、DP和LTVP的续签对疫苗无要求。
5.PEP准证门槛提高到2.25万
从2023年9月起,个人化就业准证(PEP)月入标准从1万2000元或1万8000元(海外申请者)划一为2万2500元。
6.雇佣EP豁免广告门槛提高到2.25万
从2023年9月起,雇主要聘请薪资处于顶级10%(月薪2万2500元)的就业准证者,才可以不必在公平考量框架下刊登招聘广告,也无须达到互补专才评估框架(COMPASS)的分数要求。
而之前的标准是月薪2万元。
同时,从2023年9月起,在公平考量框架下刊登招聘广告的要求从28天调回14天。
7.EP申请引入COMPASS框架
从2023年的9月1日开始,人力部为就业准证 (EP) 申请引入基于积分的互补性评估框架 (COMPASS)。申请者必须通过两个阶段的资格框架:
1)至少赚取EP合格薪水,该薪水将以按年龄划分的当地PMET薪水的前1/3为基准。
2)通过COMPASS,一个新的基于积分的互补性评估框架。
8.提高SP准证申请门槛
2023年9月1日起,SP月薪门槛从原来的$3000提高到$3150。当局宣布分3次调高SP的薪金门槛,这是第二次调整,下一轮会在2025年的9月。
9.增加SP劳工税
从2023年9月1日起,雇主为SP支付的外劳税,从450新币调高至550新币。到2025年,将进一步提高到650新币。
10.申请EP须学历认证
从2023年9月起,如果公司要为外籍员工申请新的EP,则必须提交由第三方认证的学历,以确保员工提供的学历真实有效。
-
突发!澳洲向中国人开放签证!长达5年!鼓励来澳!
澳洲总理访华时承诺,
将对中国开放新的签证,
加强两国人员往来!
从前澳洲人选择度假目的地,
可能会优先考虑欧洲国家,
不过如今欧洲已经失宠,
而中国的吸引力正在不断上升!
澳洲对中国开放新签证
3至5年可多次往返
就在本周,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完成访问中国的行程。
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 在离开中国前往太平洋地区之前,为新的澳中签证协议开了绿灯,该协议将为两国之间的游客和商务人士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的第七条指出,两国领导人同意继续和扩展各项领域,其中就包括便利人员往来,包括同意在互惠基础上向旅游、商务人员开放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
新的三至五年多次往返互惠签证将开启商务差旅的新纪元,并鼓励更多中国学生和游客访问澳洲。
除此之外,中澳两国在未来还将加强政治对话、双边贸易、气候变化以及人文交流。
在阿尔巴尼斯离开中国前往拉拉通加 (Raratonga) 参加太平洋岛屿论坛之际,澳洲政府已经开始就澳中之间新近稳定的关系向主要合作伙伴做出保证。
外交部长黄英贤 (Penny Wong)将顺道访问东京,向她的日本同仁介绍阿尔巴尼斯的中国之行。
在阿尔巴尼斯为期三天访问的最后一次会晤中,他与中国总理李强同意澳中领导人每年举行一次会晤,恢复了随2019年后双边关系破裂而中断的长期安排。
关于外交、战略和经济事务的年度部长级会议也将恢复。
报道报道中还提到,澳大利亚葡萄酒预计将在明年初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而贸易部长Don Farrell 则表示有信心澳大利亚龙虾和少数屠宰场的红肉很快就会再次在中国销售。
可以预见,随着中澳往来更加密切,新的签证正式生效,澳洲将迎来更多中国游客以及留学生,给当地的国际教育、旅游产业以及更多相关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带来更高的效益。
与此同时,更多澳洲人明年或许也将前往中国旅行。
与此同时,据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表示,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澳人员往来,中国也豁出去了,
从2023年11月20日开始,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全面取消外国人预约申请办理赴华签证有关措施。”
这就意味着,澳籍华人办理中国签证的手续被大大简化了。
图源:The Australian
凡常住使馆领区的外国人,可登录堪培拉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网站,
完整、准确在线填写并打印签证申请表后,
携带本人有效护照以及与拟入境事由相关的材料,
于每个工作日的办公时间(上午9:00至下午15:00),
无须提前预约即可前往堪培拉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递交申请。
取消签证预约措施后,可能出现高峰时段办证申请较多的情况。
建议赴华签证申请人合理安排时间,结合自身需要错峰递交办证材料。
-
QS发布2024年亚洲大学排名,前3洗牌?
随着疫情影响,以及亚洲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亚洲留学的热度近几年不断升高,越来越多人想在“家门口留学”,因此亚洲留学的优势愈加明显,而亚洲大学排名也成了众多人留学参考的重要榜单。以中国内地、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澳门等经济强势国家或地区逐渐成为了世界留学热门地。
今年6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已经发布过一份亚洲大学排名。间隔了许久,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于昨日发布2024年度QS亚洲大学排名。
排名指标
本次排名基于11项评估大学表现的关键指标,以展现其学术地位、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质量和生产力、校园国际化程度以及每所院校国际合作的多样性。
具体指标如下:
学术声誉(30%)
雇主声誉(20%)
师生比(10%)
国际研究网络(10%)
论文篇均引用率(10%)和教员人均论文数(5%)
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5%)
国际教员占比(2.5%)和国际学生占比(2.5%)
入境交换生比例(2.5%)和出境交换生比例(2.5%)
排名亮点
本次排名包含来自亚洲18个地区的856所高等院校,是QS有史以来对亚洲地区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比较评估研究成果。
中国内地院校不负众望,整体依旧保持在亚洲高等教育体系的主力地位,共有133所大学上榜。
其中,位居榜首的依旧是北京大学,曾多年蝉联第一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连续两年被反超,地位再次被撼动;而香港大学却反超新国立,位居第二;原本位居第三的清华大学也排名下跌1位,目前与南洋理工大学并列第四。马来西亚排名最高的是马来亚大学,排在榜单第11名。
台湾大学下降2名,今年位列第21,排名中国台湾地区第一名。东京大学、延世大学则分别代表了日本和韩国的最高水平,分别位列第14、第八名。
亚洲排名TOP30
在本次TOP30榜单中,中国内地院校上榜5所,中国香港院校上榜5所,新加坡院校上榜2所,马来西亚院校上榜3所。
中国香港院校排名
香港今年破天荒的有10所大学上榜!并且整体排名都有所上升。
香港大学排名猛升2位,跻身前三;
香港中文大学排名上升2位,目前位居第十;
香港科技大学排名下降1位,目前位居第15;
香港城市大学由去年的第23位,升至第17;
香港理工大学排名上升3位,目前位居第23;
香港浸会大学排名也上升4位,来到今年的第64;
岭南大学有所下降,从去年的152,变成今年的167;
香港都会大学首次进入榜单,排名为701-750,取得了突破!
中国香港院校,在亚洲大学排名中表现一直都很出色,多所港八大院校纷纷上榜,家门口求学也是成了众多人的首选。
不仅如此,10月底,香港还有两个好消息。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的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扩招+发奖学金!
增加非本地生名额
施政报告提出,政府会致力于打造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2024/25年非本地生限额提升一倍至40%,包括吸纳内地和一带一路学生。
奖学金增加!
扩大奖学金计划。上学年,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学生受惠于政府一带一路奖学金和教资会资助大学的不同奖学金计划总人数约2500人。
今年会向政府奖学基金额外注资10亿,24/25学年起,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名额5成。
并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由每年300个提升至400个。吸引更多杰出人才就业及进行研究。
也会持续推行「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每年资助100名优秀本地学生升读境外知名大学,扩阔本地学生的环球视野。
中国澳门院校排名
提起澳门院校,同学们常申请的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都在榜单之中,这次两所学校都有不小的提升。
澳门大学进入Top100,位列第91位。澳门科技大学进入Top200,位列第182位。澳门理工大学则排名601-650。
新加坡院校排名
新加坡最受欢迎的4所公立大学都进入了本次排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从去年的第二降至第三;南洋理工大学则从去年的第五位跃升一位,与清华大学并列第四。
新加坡管理大学今年排在第120位,去年的名次是第117。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首次上榜,排在第128位。
马来西亚院校排名
马来西亚有六所大学进入了亚洲Top50。
排名最高的是马来亚大学,排在榜单第11名,和去年相比下降2名。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第25名,排名和去年相比提升2名。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排在第28名,比去年上升2名。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第35名,比去年下降了3名。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第37名,比去年上升2个名次。
泰莱大学第二次冲入前50,排在第41名,比去年上升8名。
中国内地院校TOP100
中国内地院校不负众望,整体依旧保持在亚洲高等教育体系的主力地位,共有133所大学上榜。
其中,位居榜首的依旧是北京大学,曾多年蝉联第一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连续两年被反超,地位再次被撼动;
清华大学被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反超,目前与南洋理工大学并列第四;上海交通大学跌出榜单前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科技大学作为2022年新晋“双一流”的高校,位列世界排名79名,中国内地第17名,碾压众多985/211高校。
2024亚洲大学排名TOP100
-
牛剑申请人数再下跌!美国名校纷纷扩招,更容易拿到offer?
随着英国各校开始陆续放榜,UCAS官方也相当尽职,推出了最新数据——2024年截止10月16日的申请数据汇总。
UCAS申请系统有两轮申请截止日期,第一轮是在10月16日截止,这类申请包括:申请牛津或剑桥大学的所有课程,以及其他大学的医学、牙医、兽医类课程。英国其他院校在此时间节点后也依然接受申请材料。
这一份报告,基本可以反映今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医学专业的申请情况。
ucas官网
它透露出了以下的几点信息(数据截止时间均为10月16日):
总申请人数持续下降
英国一直是中国学生留学的热门目的地之一,但就最近三年来看,英国本科申请的人数却在逐年减少。
根据UCAS的最新数据,截止10月16日,UCAS总共收到了72740份英国本科申请。
相比2023年周期下降了约2%,同比2022下降了7%。
截止10月16日,共有51890名英国本土学生提交了申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230人。
这意味着,英国本土生申请本科的比例从去年的72.5%降到了今年的71.3%。
从历史趋势来看,英国本土生申请本科的人数在2022年达到了高峰,为53320人。
但是,从那以后,英国本土生申请本科的人数就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同时,国际生申请英国本科的人数也在下降,从数据就能看得出来,截止10月16日,共有20850名国际生提交了申请。
这个数据比去年同期的20970申请人数下滑了约120人。
女性申请者多于男性者
我们再来看看,男女比例的分布:
女性为39760,男性为31900,可以看出来女性申请者处于优势地位,遥遥领先于男性申请者。
热门专业的申请率也有下降
在今年的专业选择方面,一些热门专业的申请率也有所下降。
UCAS第一轮医学专业的申请数据:
截止2023年10月16日,申请医学课程的人数为24150人,其中国际留学生申请医学专业的人数约为5020人,国际生申请医学专业的很少,中国学生则更少。
不过这些常年大热门专业,申请人数一般都非常的多,竞争压力往往不小,如社科也是申请大热门。
中国学生依然占据海外申请最大比例
中国留学生申请英国本科的人数稳中有升,共有4340名中国大陆学生和1410名中国香港地区学生提交了申请,在国际申请者中占据了最大比例。
未填满志愿人数有所增加
UCAS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则,那就是最多只能选择五个志愿,也就是说,只能申请五所大学或五个专业。
在申请课程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是填的五个志愿,共54830人。
不过,只填1-3个志愿的申请人数较去年增加。
这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或者是因为对自己的条件不够满意。
留学申请竞争依旧激烈
中国留学生申请人数依然高居榜首:今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轮申请者人数与近五年的同期平均数据相比,仍高出了3.58%,竞争依旧激烈。
总申请人数虽然减少了,但是名校的要求却不减!
今年总申请人数为72,740份,相比2023年周期下降了约2%,同比2022下降了7%。
但这并不意味着申请英国本科变得容易了。
相反,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英国第一梯队学校的录取率也在逐年下降。
牛剑近两年录取率从20%下降到了15%。牛津中国学生整体录取率为9%,剑桥为15%。
并且有个扎心的现实:绝大多数被录取的学生的成绩都远高于官网要求!
录取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申请人数增长更快,导致录取率逐年下滑,同学更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软实力”!
以上就是UCAS第一轮申请数据中释放出来的几点讯号,对咱们国内现阶段的英本申请学生来说:
英本申请是机会与挑战并存
英国脱欧、疫情及留学学费上涨等都可能影响着英国本科的申请,今年第一轮申请的数据虽然比去年来说有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并不大,抛开客观的影响因素,英本依旧是留学申请的热门选择!
英国第一梯队的名校,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个人学术水平能力和背景提升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中国地区的“留学热”,也说明了中国学生对英国的认可度仍然很高,英国的教育质量仍然很有吸引力。
整体来看,录取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申请人数的增长也很快,录取率可能也有下滑的趋势,这些讯号,是机会也是挑战。
同学们要提高自己的“软实力”,不管申录数据如何增长变化,才能在申请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留意申请季中的“突发事件”
打好申请信息战!
每年申请季都有一些变动和新鲜状况,今年也不意外。
比如:牛津大学MAT能重考、帝国理工IC取消笔试和面试等。
留意这些变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有重来的机会,大家也要努力把握住。
另一边的美国,在这个新学年,美国签发给中国学生的签证大幅增加,中国在过去十五年一直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但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 来自印度的学生人数激增,取代了中国自2009年以来的地位。
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数据库显示,截至今年9月,印度学生签证的有效持有人数超过32万,而中国学生签证的有效持有人数约为25.4万。
虽然在5月至8月这段签证发放的时期,美国发放给中国学生的F1签证(即学生签证)增加了47%,中国学生获得了近7万份签证,而2022年同期,中国学生获得的签证只有约4.7万个。
虽然中国学生签证签发量出现强劲反弹,但还是被印度学生签证签发量所超越,印度学生获得的8.9万份签证比2022年同期的四个月增加了5%,比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同期增加了160%。
2023年秋季,美国新签发的学生签证总数比2022年增加了9%,比2019年增加了 20%。美国驻世界各地的领事馆签发了超过30.7万份F1签证,巩固了疫情后的美国教育产业复苏。
大多数留学生在学习期间只会获得一次签证,虽然海外的中小学生也需要持F1签证赴美,但每10个学生签证持有者中就有9个是大学生,因此签证数据主要反映的是大学入学情况。
国际生所缴纳的学费是许多美国大学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于美国大学而言,海外学生对美国高等教育重新燃起兴趣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在疫情期间,国际生的新入学人数跌幅比其他任何群体都要严重。
▲ 美国国际生新生签证的数量有所上升
现在终于等来了寒冬后的春天,一众美国名校接连官宣扩招。
在过去三年即使困难,但美本国际生申请数依然保持逐年增长,如今飙升的中国F1学生签证数量可以看出赴美留学人数即将重回峰值,而美国大学接连传来的扩招消息就是对大家求学热情的最好的回应。
包括莱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都打算在未来5年提高本科生人数。
莱斯大学计划在2025年秋季将本科生人数增加至4800名。普林斯顿大学计划增加500名本科生名额,包括扩大新生班级规模和增加转学生。
斯坦福大学计划在未来5-8年内,实现本科生人数增加25%。哥伦比亚大学计划扩招工程学院和哥伦比亚学院的本科学生,预计扩招幅度在5%-20%左右。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网站Great Value Colleges的统计,美国还有更多大学正在拟定扩招计划,包括:佛罗里达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马里兰大学、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德州农工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和罗格斯大学。
不仅私立大学要扩招,规模庞大的公立大学也有继续扩招的计划。加州大学校长表示,UC系列分校将在不牺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的前提下增加本科生、研究生和教职员工的数量。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已经宣布一项长期发展计划,预计到2040年学生人数将增加44%,从1.9万人增至2.8万人。
为什么美国名校纷纷扩招?
1. 招收更多优秀学生
美国名校每年有大量申请者,因为大学规模限制,每年不得不淘汰掉90-96%的申请者,大量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无法入学。扩招可以招收和培养更多优秀学生。
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我们只录取6%的申请生,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没办法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我们应该接收更多的学生。
2. 吸引亚洲留学生
美国是世界教育强国之一,面对来自全球的留学生需求,扩招可以更好地满足国际学生的大量需求,同时,也提高了美国大学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亚洲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学生纷纷选择到美国大学留学。扩招可以吸引更多的亚洲学生来到美国求学,增加留学生多元化和国际化。
3. 提升国际影响力
扩招可以带动国际学生的增加,进而提升美国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更多的留学生选择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将增加与各国大学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国际教育的发展。
扩招不仅可以增加留学生的数量,还可以促进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4. 增加大学收入
大部分扩招的是私立大学,州政府的拨款很少。私立大学主要经费来源是捐赠和学生学费,其中学费占总收入的23.85%。
疫情期间,美国十大联盟大学累计亏损超过17亿美元,大学扩招后,学费收入的增加,将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的经费紧张。
国内学生会更容易拿到offer吗?
在美国名校录取率普遍降低的背景下,扩招计划对于留学生是非常有利的,这将意味着我国学生进入美国优质高校的机会大大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大学扩招,其实也是对近年来不断破纪录的申请人数的回应。即便招生名额有所增加,申请总基数也是每年在扩大,竞争依旧激烈。
因此,学位还是严重的供不应求,名校的申请依然竞争激烈,录取门槛并不会明显降低。所以,请同学们还是要专注于提高自己的个人竞争力,做好长期规划的准备。
-
学费住宿费暴涨,留学生挺不住了!盘点美加英澳住宿费用
经历了多年疫情,世界各国汇率以及物价可谓都经历了过山车一般,有些暴涨,有些则暴跌。
比如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从最低点的6.2已经暴涨到了现在的7.3左右,也就是说对于留学生来说莫名其妙学费就涨了15%。
美国大学学费真的涨疯了!今年的大一新生,收到第一年学费账单后,都震惊地发现,学费加上生活费,每年100万RMB打底!大家纷纷感叹“要读不起了”“好担心读到一半家里供不上了怎么办”。
先是英美名校学费统统涨价,美国私校光学费都普遍涨到6万+美元了,其余隐形花费更容易被忽视,餐费、书本费、交通费、保险、来回机票等等,就算在普通城市,至少每年也要准备60万。
△ U.S.News统计的2003到2023年数据显示:近20年来,美国私立大学的平均学杂费上涨了144%;公立大学的州外学杂费上涨了171%
在选择大学时,学校的排名资源等自然要放到第一位,但学费也不能忽略。
如果一定要去英美等热门国家,英国的QSTop100大学里,也有最低每年19万RMB的大学,加上英国本科只需读3年,简直不要太划算。美国的Top30大学北卡教堂山,学费20万RMB,相当于很多私立大学的一半!
今天,我们就根据QS榜单为大家整理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等各国学费概况供大家参考。
除了学费涨价,另外我们在看一下额外开销最大头的房租,看看各国留学的隐形成本。
美国住宿费
住宿方式一般采用以下3种:
学校公寓:就安全性来讲,学校公寓无疑是最高的,但租金也较高,住校每年要花费3,000-7,500美元。
家庭寄宿:对于那些想快速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尽快融入当地生活的留学生来说,家庭寄宿是不错的选择。
校外租房:如果想提高自理能力或希望有独立的空间,则可以选择校外租房的方式。私人租房大概花费3,600-7,200美元,但不同地区生活标准也存在着差异,跨度在6,000-15,000美元之间。
英国住宿费
住宿费的考虑比较灵活,看你是选择住学校宿舍还是私人公寓,还是跟朋友合租。
住学校宿舍或私人公寓会比较贵,但安全方便,操心少;合租会比较便宜,但需要自己处理房租、水电等各种事务。
伦敦市中心的房租会相对高一些,根据《2023英国大学生生活指南》数据,伦敦以每月840英镑的租房费用跃居“房租最贵城市”榜首!
而纽卡斯尔是房租最低的城市,平均每月房租为£441。而朴茨茅斯、兰卡斯特、谢菲尔德等城市,每月平均开支也不高,均低于£1,000。
此次数据显示,英国大学生的每月平均房租为591.1英镑。英国各个城市的房租差异较大,但是目前大部分英国城市的房租多集中于200-600英镑。
加拿大住宿费
以下是加拿大一些主要城市的一居室公寓的大致平均月租金,以及需要考虑的其他选择:
多伦多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拥有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观和众多的教育机构。
多伦多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从 2,100 美元到 2,600 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位置和设施。
合租住宿,即在公寓或房屋中租用一个房间,可能是一种更实惠的选择,费用从 1,000 美元到 1,200 美元不等。
此外,地下室公寓是房屋内的独立单元,平均价格为 1,600 至 2,000 美元。
住在附近的城市,如布兰普顿(Brampton)、士嘉堡(Scarborough)、列治文山(Richmond Hill)、奥克维尔(Oakville)相对便宜。
温哥华
温哥华以其美丽的风景和多元化的人口而闻名,是国际学生追捧的目的地。
温哥华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在 2,200 美元到 2,700 美元之间。
温哥华的合租住宿价格与多伦多类似,从 1,000 美元到 1,200 美元不等,而地下室公寓的价格通常从 1,500 美元到 2,000 美元不等。
一群国际学生可以租用整栋房子,这可能比上面列出的价格更便宜。
与多伦多类似,温哥华附近的地区,如吉布森斯、萨里、阿伯茨福德等价格相对便宜。
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双语城市,是多所著名大学的所在地。
与多伦多和温哥华相比,蒙特利尔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相对便宜。
蒙特利尔一居室公寓的租金在 1,100 美元至 1,600 美元之间。
蒙特利尔的合租住宿费用在 600 至 1,000 美元之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经济高效的选择。
还提供地下室公寓,平均租金从 1,000 美元到 1,400 美元不等。
卡尔加里
卡尔加里位于阿尔伯塔省,将城市生活与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卡尔加里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约为 1,300 至 1,600 美元。
卡尔加里的合租住宿价格从 600 美元到 900 美元不等,而地下室公寓的平均价格为 1,100 美元到 1,500 美元。
渥太华
作为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拥有优秀的教育机构和高品质的生活。
渥太华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为 1,300 美元至 1,700 美元。
渥太华的合租住宿费用在 600 至 1,000 美元之间,为学生提供了实惠的选择。
还提供地下室公寓,平均租金从 900 美元到 1,400 美元不等。
其他城市
温莎、萨里、温尼伯、埃德蒙顿和密西沙加等其他城市也为国际学生提供租赁选择。
这些城市的租金价格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合租住宿的价格在 400 美元到 900 美元之间,地下室公寓的价格在 800 美元到 1,300 美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价格是近似平均值,可能会根据位置、便利设施和出租房产的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澳洲住宿费
对一般同学来说,住宿是留学生活最大的开支了,在澳洲留学的话,住宿有很多种情况:
校内学生宿舍:200-500澳元/周(约合人民币950-2,400元/周),含水电等费用
校外学生公寓:250-500澳元/周(约合人民币1,180-2,400元/周),含水电等费用
寄宿家庭:200-400澳元/周(约合人民币950-1,880元/周),含水电等费用,多数提供日常餐食
租房:单间的话220-450澳元/周(约合人民币1,050-2,200元/周),双人间的话300-500澳元/周(约合人民币1,420~2,400元/周),水电费视情况。
留学租房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找房子非常耗费体力,而且在租房子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遇到租房陷阱,所以,下面分享一些租房的注意事项及实用指南,让同学们可以尽可能少走点弯路。
一、了解租房类型
公寓(Apartment)
公寓是一幢建筑中由多个独立房间组成的住宅单元,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卫生间和厨房,但通常没有独立的停车位。公寓一般由房东出租,可以选择长租或短租,通常需要支付押金和租金,还可能需要提供信用报告或担保。
Rent: 租金
Lease: 租赁合同
Deposit: 押金
Credit report: 信用报告
Guarantee: 担保
独立屋(House)
独立屋是一栋独立的住宅,通常有多个卧室、卫生间和厨房,还有私人花园或停车位。独立屋一般由房东出租,可以选择长租或短租,还可能需要支付押金和租金,提供信用报告或担保。
Garden: 花园
Driveway: 私人车道
Utilities: 公用事业(如水、电、气等费用)
公寓式酒店(Apartment hotel)
公寓式酒店结合了公寓和酒店的特点,提供独立的房间和卫生间,还提供日常清洁和前台服务。公寓式酒店通常可以选择长租或短租,也可以预订类似酒店的单日住宿,价格相对其他类型的租房较贵。
Daily cleaning service: 每日清洁服务
Front desk: 前台
Reservation: 预订
Check-in: 入住
Check-out: 退房
单间出租(Shared room)
单间出租指房东将自己住的房子的其中一间或几间出租给租客,租客需要与房东和其他租客共享卫生间、厨房等公共设施。单间出租通常租金较便宜,适合预算有限的求租者。
Shared bathroom/kitchen: 共用卫生间/厨房
Roommate: 室友
Sublet: 转租
注意:
在选择租房类型之后,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确定合理的租房预算。一般来说,租房费用包括租金、押金、物业管理费、水电气费,还需要考虑交通、餐饮等其他费用的支出。
二、确定租房细节
1. 房东/中介
租房合同
找到合适的房源后,需要与房东联系,确保房东身份的真实性;其次,要询问房屋的详细情况,包括房屋的设施、维修等,在搬入之前,和房东共同检查一下房子的状况,并填写一份检查报告,拍照取证,以免在搬出的时候被原有的污渍或者划痕“冤枉”的情况;最后,留学生在租房时需要签订租赁合同,合同内容包括租房期限、租金、押金、维修责任、违约责任等方面。租约一般使用的是法律术语,如感到难以理解的话,请找人帮助,不要不懂装懂,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
额外要求
房东是否介意租客待客留宿?
房东是否介意租客在屋里吸烟?
房东对租客饲养宠物方面有无限制?
如果合租的话,室友生活习惯如何?
等等……
2. 房子本身
房屋设施
留学生在租房时需要考虑房屋设施的因素,包括床、桌、椅、衣柜、洗衣机(洗衣房)、烘干机、冰箱、烤箱、电视等。还要注意房屋的新旧状况,建筑年代,水电系统是否正常使用,防火防盗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最好选择设施齐全、使用安全的房屋,确保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地理位置
留学生在租房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因素,包括离学校的距离、交通是否便利、周边环境等,还有就是,房子不要靠近铁路或者大马路,不然晚上很吵的,对你第二天的学习工作有很大影响。最好选择靠近校园、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地方,根据房源位置,查看该地区的犯罪率地区,可以问问本地人此地治安如何,切勿搬入有安全隐患地区的房源,保障自身学习和生命安全。
注意:
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外城市,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建议在手机和电脑中都建一个应急电话簿,记录如:中国领事馆教育处的值班电话、学校的报警电话、国际学生办公室的电话、中国学联负责人的电话、当地警局电话以及其他救急电话,以防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及时求救。
总的来说,留学生在租房时需要注意预算、位置、类型、中介等方面的因素,通过认真选择和比较,找到一间适合自己的住所,享受愉快的留学生活